院子裡的桂花又開了。清晨拉開窗簾,那股獨特的甜香就這麼霸道地鑽進鼻腔,瞬間喚醒所有感官。記得小時候阿嬤總會在這時節,小心翼翼地把落在紗網上的桂花撥下來,說是要做桂花釀。那香味,成了記憶裡最溫暖的秋天印記。
你聞到了嗎?每年秋天,這馥郁的香氣總是不請自來。桂花特徵真的太鮮明了——小小的四瓣花朵,米白或金黃,藏在墨綠葉片底下毫不起眼,但那股濃郁又不膩人的甜香,卻是方圓十幾公尺都聞得到的招牌。我常覺得,桂花根本是「低調奢華」的代表,外貌樸實,香氣卻極具穿透力,難怪古人稱它「九里香」。
目錄

桂花品種
- 四季桂:這大概是最親民的品種了,我家陽台就種了一棵。溫度合適的話,真的幾乎一年到頭都會零零星星地開花,雖然單次花量不如秋桂那麼壯觀,但能在非秋季聞到桂花香,總有種中獎的小確幸。不過坦白說,它的香氣確實淡了些,少了一點秋日桂花那種濃烈的幸福感。
- 金桂:這是我心目中秋天的經典款!花朵是亮麗的金黃色,香氣最是濃郁奔放。站在一棵盛開的金桂下,那香氣簡直像有重量似的包圍著你。做糕點、釀蜜,首選就是它,風味最足。
- 銀桂:花朵顏色偏乳白或淡黃,開起來像撒了一片碎銀。香氣比金桂稍微清雅細緻一點,聞起來很舒服,不會有被「香暈」的感覺(笑)。
- 丹桂:這個比較少見,花朵是溫暖的橙紅色,非常特別。香氣也挺濃郁的,帶點獨特的韻味。第一次在朋友家見到盛開的丹桂,那橘紅點點在綠葉間的模樣,真的會讓人驚豔。

桂花種植方法
- 曬對太陽:桂花超愛陽光!至少需要半日照(最好是上午的陽光),全日照更好。光照不足?它會用「不開花」或「稀稀疏疏開幾朵」來抗議給你看。我第一盆桂花就是放在光線不足的北陽台,結果枝葉徒長得亂七八糟,花一朵都沒有。
- 土壤要透氣:它們討厭腳丫子一直泡在水裡。土壤一定要排水良好!用一般培養土混合些粗沙、珍珠石或樹皮,增加透氣性就對了。盆底絕對要有排水孔,盆器也別選過大的,寧小勿大,土乾得快比較安全。我現在都習慣在盆土表面鋪一層薄薄的小白石頭,美觀又能幫助透氣。
- 溫度要留意:大多數桂花品種(尤其是金桂、銀桂)其實挺耐寒的,台灣平地低溫通常OK。但記得它們需要一段時間的「涼爽」(不是寒冷哦),花芽才會好好分化,這也是為什麼秋天是它們的盛花期。四季桂對溫度的適應性就比較廣一點。

桂花花語
桂花,可不只是一棵香香的樹那麼簡單。它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涵和實用的養生價值。來聊聊桂花花語和桂花功效吧。
桂花花語是什麼?在不同文化中,它象徵著:
- 崇高美好: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正值桂花盛開,「折桂」就比喻高中狀元,代表榮譽、勝利和傑出的成就。蟾宮折桂,多美的意象。
- 吉祥如意:桂花的「桂」與「貴」同音,自古就被視為帶來富貴、吉祥的植物。傳統庭院常種植玉蘭、海棠、牡丹搭配桂花,取其「金玉滿堂」、「富貴吉祥」之意。
- 芬芳永駐、貞潔:因其香氣濃郁持久,常被用來比喻美好的品德或恆久的情誼。
- 收穫與喜悅:盛開在豐收的金秋,自然的與收穫的喜悅連結在一起。聞到桂花香,就知道中秋近了,團圓的季節到了。
桂花不僅寓意美好,它的香氣和花朵本身,更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養生寶貝!談到桂花功效和禁忌,學問可多了:
常見功效:
- 舒緩情緒:這點我親身體驗最深!桂花香氣具有很好的鎮靜和舒壓效果。工作煩躁時,走到桂花樹下深呼吸幾口,緊繃的神經真的會鬆開一些。古人說它「醒脾開郁」,很貼切。我會把新鮮桂花放在小碟子裡放在書桌旁,比化學芳香劑自然多了。
- 幫助消化:中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對於胃寒引起的胃脘冷痛、脹氣、消化不良,喝杯溫熱的桂花茶(用乾燥桂花沖泡)有不錯的緩解效果。吃完大餐後泡一杯,覺得胃比較舒服。
- 潤喉生津:桂花茶能滋潤喉嚨,緩解口乾和輕微的咽喉不適。秋天乾燥時特別適合。
- 美容養顏:桂花的抗氧化特性,讓它在傳統美容方中佔有一席之地。外用據說可潤澤肌膚。
食用/飲用方式:
- 桂花茶:最簡便。取適量乾燥桂花(約一小匙)用熱水沖泡,燜5-10分鐘即可飲用。可單獨泡,或搭配綠茶、烏龍茶、紅茶增添風味。我喜歡加一點點蜂蜜。
- 桂花釀:將新鮮桂花用糖或蜂蜜醃漬密封製成。可用來調製飲品、做甜湯、塗抹麵包或加入糕點中。阿嬤的桂花釀配湯圓,是我童年的夢幻逸品。
- 入菜:中餐甜點如桂花糕、桂花糯米藕、桂花酒釀湯圓等,既美味又帶有香氣。
重要禁忌須知 (非常重要!):
- 過量使用:桂花性溫,過量食用可能引起輕微上火症狀(如口乾舌燥、便祕)。
- 特定體質慎用:
- 體質「陰虛內熱」者(常見症狀:手心腳心發熱、午後潮熱、口乾咽燥、易長痘痘)不宜大量或長期單獨飲用桂花茶,可能加重燥熱感。比較適合搭配滋陰的食材如枸杞、菊花。
- 孕婦作為香料少量使用於食物中通常安全,但如需「藥用」劑量或長期大量飲用桂花茶,最好先諮詢中醫師。
- 注意來源與農藥殘留:這點超重要!尤其用於食用或泡茶。市售乾燥桂花品質參差不齊。務必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確認產品經過檢驗,無農藥重金屬殘留。我最怕喝到有怪味或澀口的桂花茶,感覺像是被加了「料」。如果是自己採摘,切記:
- 確認是自己種的、未噴灑農藥的桂花樹。
- 避免採摘路邊、公園等公共場所或來源不明的桂花,這些地方很可能噴灑農藥或受污染。
- 採摘後要充分清洗、晾乾(或低溫烘乾)再使用。有一次我在院子裡噴過驅蟲的辣椒水後沒幾天就採花,結果那批桂花茶喝起來有股辛辣味,只好整批丟掉。

常見桂花病蟲害防治實戰手冊
再健康的桂花,也可能遇到病蟲害的挑戰。掌握桂花病蟲害防治知識,才能及時應對,別讓蟲蟲大軍毀了你的秋日芬芳美景!
常見蟲害攻防:
介殼蟲:這是我覺得最難纏的!尤其是「粉介殼蟲」和「褐圓介殼蟲」。它們會吸附在枝條、葉背(特別是葉脈附近)或葉柄,吸食汁液。受害葉片會出現黃斑、失去光澤,嚴重時落葉,枝條枯萎。蟲體外還常分泌黏稠的「蜜露」,誘發惱人的「煤煙病」(葉片看起來黑黑的、髒髒的)。介殼蟲因為有蠟質保護殼,噴藥效果常打折扣。
防治:
- 物理法:蟲量少時,用棉花棒或舊牙刷沾「稀釋的酒精」(75%藥用酒精:水=1:1~2)直接擦拭蟲體。這招有效,但很費工,大棵的樹或蟲太多就不現實。
- 生物法:瓢蟲(特別是澳洲瓢蟲)是介殼蟲的天敵。保護好花園裡的瓢蟲吧!
- 藥劑法:選擇「介殼蟲專用藥劑」或含有「撲滅松」、「賽洛寧」、「益達胺」等成分的藥劑。重點是藥液要能接觸到蟲體才有用(蠟殼會擋藥)。噴藥時務必仔細噴灑枝幹、葉背等隱蔽處。建議在介殼蟲剛孵化、還在活動的「爬蟲期」噴藥效果最佳(此時蠟殼尚未形成或很薄)。可參考農藥行建議。

紅蜘蛛:這不是昆蟲,是微小的蟎類!高溫乾燥的環境(尤其夏天)特別容易爆發。它們躲在葉背吸食汁液,導致葉面出現密集的黃白色小斑點(像被針刺過),嚴重時葉片整個灰白、枯黃、落葉,甚至整株衰弱。翻看葉背常能看到細小的紅色或黃綠色蟲體和它們結的細絲網。紅蜘蛛繁殖力超強,幾天就一代!
防治:
- 環境預防:保持通風,避免環境過度乾燥。夏季常對植株(特別是葉背)噴噴水霧增加溼度,有預防效果。
- 物理法:初期發現,可用強力水柱沖洗葉背(尤其背面),把蟲體沖走。連續幾天這樣做。
- 生物法:加州捕植蟎(一種益蟎)是紅蜘蛛的天敵。
- 藥劑法:選用「殺蟎劑」,如「畢達本」、「芬普尼」、「蟎離丹」等。注意!一般的殺蟲劑對蟎類效果很差。紅蜘蛛容易產生抗藥性,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要輪流使用。務必噴灑到葉背。
蚜蟲:常在春季新梢嫩葉上群聚吸食汁液,造成嫩葉捲曲畸形。也會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
防治:
- 物理法:直接用手捏爆(有點噁但直接有效)、強力水柱沖掉。
- 天然資材:噴灑「稀釋的肥皂水」(中性清潔劑或皂絲溶於水)或「辣椒水」、「蒜頭水」等自製驅蟲液(注意濃度別太高以免傷葉)。
- 藥劑法:蟲量大時用藥,如「益達胺」、「賽滅寧」等。通常較易對付。
常見病害防治:
- 炭疽病:這是我家桂花最常遇到的葉子病。主要危害葉片和嫩枝。初期葉片上出現褪色小斑點,逐漸擴大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至灰白色」病斑,邊緣常有褐色或深褐色的圈紋。後期病斑上可能產生黑色小點(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嚴重時病斑互相融合,葉片乾枯穿孔甚至掉落。潮溼多雨的季節(尤其春夏季)容易發生。
- 防治:
- 清園:最重要!隨時清除落葉和病葉,集中銷毀(丟垃圾車勿堆肥),減少感染源。修剪過密枝條增加通風。
- 避免環境過溼:避免澆水時直接噴淋到葉片上太久,保持環境通風良好。
-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灑「廣譜性殺菌劑」如「撲克拉錳」、「貝芬替」、「亞托待克利」或「免賴得」等。選購時可詢問農藥行對炭疽病有效的藥劑。按照說明書稀釋和噴灑,重點噴灑葉背。雨前噴藥保護效果更佳。
- 防治:
- 褐斑病:症狀與炭疽病有時相似,病斑多為圓形或不規則形,顏色較深(深褐色),有時病斑外圍有黃暈。同樣會造成落葉。
- 防治:方法類似炭疽病,同樣著重清園、通風、避免葉片長期積水,藥劑選擇也類似。
- 煤煙病:這不是直接危害植株的病害,而是真菌生長在昆蟲(介殼蟲、蚜蟲、粉蝨)分泌的「蜜露」上,形成一層黑色、煤灰狀的覆蓋物在葉片、枝條表面(如下圖)。這層黑色物質會「遮蔽」葉片,影響光合作用,使植株長勢衰弱。
- 防治:治本之道在於「控制分泌蜜露的蟲害」(如前述的介殼蟲、蚜蟲)。蟲害控制了,沒有蜜露,煤煙病自然消失。輕微的煤煙層,可以在蟲害控制後,試著用溼布輕輕擦拭葉片去除。
預防勝於治療的關鍵習慣:
- 定期巡檢:養成習慣,澆水或經過時,花幾分鐘翻看一下葉片(特別是背面)、新梢和枝幹,早期發現病蟲害最容易處理!
- 保持通風與衛生:避免植株種植過密,適度修剪內部過密枝條。隨時清除落葉、病葉、病枝,保持植株周圍清潔。
- 增強樹勢:這是最根本的!做好前面提到的澆水、日照、施肥管理,讓桂花本身健健康康,自然比較有抵抗力抵禦病蟲害侵襲。健康植物就像身體好的人,不容易生病。
- 新進植株隔離觀察:剛買回來的桂花盆栽,先不要急著和原有的植物放在一起。最好隔離觀察個一兩週,確定沒有帶病蟲害過來,再放到定位。這是我用幾次慘痛教訓換來的經驗… 曾經一盆新買的染滿介殼蟲,沒隔離,結果傳染給旁邊好幾盆植物。

桂花常見問題QA:讓專家告訴你怎麼處理
桂花要怎麼澆水? 掌握「見乾見溼」黃金法則
澆水絕對是種桂花成敗的關鍵!澆太多爛根,澆太少乾死,怎麼拿捏?根據我問遍花市老闆和農友的心得,加上自己的「實驗」教訓,總結出這張表:
情境/季節 | 判斷方法 | 澆水要點 | NG行為 |
---|---|---|---|
春夏生長期 | 手指插入土中約第一指節(2-3公分),感覺乾燥 | 澆透直到盆底孔流出水,隔幾天檢查土乾再澆 | 天天澆/土還溼就澆 |
秋季花期 | 土表微微發白變乾 | 保持土壤微溼(勿積水),缺水會落花 | 讓土完全乾透才澆 |
冬季休眠期 | 土壤幾乎全乾(手指插深些) | 水量減半,僅維持不枯萎即可 | 照夏季方式頻繁澆水 |
盆栽 vs 地植 | 盆土乾得快,地植根系深 | 盆栽需勤檢查,地植耐旱性較高 | 兩者用相同頻率澆水 |
別小看澆水這一步,我曾經太勤勞,天天給水,結果一棵長得不錯的四季桂,葉子從尖端開始發黑、掉落,挖出來一看,根部都發軟發臭了… 真的很心痛。現在我寧可讓它稍微渴一點(葉子會稍微垂軟就是警訊),也不要冒爛根的風險。記住,桂花種植方法的核心之一就是「管住手」!

桂花怎麼修剪? 讓它美又開花多的秘訣
桂花其實很耐修剪,適度修剪能讓株型美、通風好、開花更多!掌握幾個原則:
- 最佳時間:花期剛結束時(通常是秋末冬初)或早春新芽萌發前。避開盛夏高溫和嚴寒時修剪,植株恢復慢。千萬別在秋天花苞冒出後才大剪,你會把當季的花都剪光光!我有次手癢在九月修剪,結果那年花量少得可憐…
- 修剪目標:
- 清除枯枝、病弱枝、過於細瘦的枝條(這些通常也不會開花)。
- 剪掉向內生長的交叉枝、重疊枝,讓中間通風透光。桂花枝葉密了,裡面不通風很容易生病蟲害。
- 如果植株太高或枝條太長,可以進行「縮剪」,把過長的枝條剪回有健康側芽的位置上方約0.5公分處,促使它分生新枝。想要樹形圓潤飽滿,記得「強枝弱剪,弱枝強剪」的口訣。長得壯的枝條剪輕一點(少剪一些),長得細弱的枝條可以剪重一點(多剪掉一些),這樣養分會分配得比較均衡,不會強者恆強。修剪後切口大的話,可以塗點癒合劑(園藝行都有賣小包的),減少病菌入侵的機會。
- 不要過度:一次別剪超過整體枝葉量的1/3,避免讓植株元氣大傷。輕剪、勤剪比一次大動手術好。修剪用的剪刀務必要鋒利乾淨,鈍刀造成傷口撕裂,容易感染。

桂花葉片枯焦的原因是什麼? 找出兇手對症下藥
看到心愛的桂花葉子邊緣或尖端焦黑、枯萎(如下圖),真的很焦慮!常見原因有幾個:
- 烈日曬傷 (尤其盆栽):盛夏的毒辣陽光,特別是西曬,盆土溫度飆高,水分蒸散極快,根系來不及吸水,葉片就灼傷了。盆栽尤其容易發生。解法:夏季高溫時,將盆栽移到有遮蔭(例如大樹下、遮光網下)或只有上午日照的地方。地植的幼苗初期也需要適當遮蔭。
- 根部受損 (爛根或乾旱):
- 澆水過多爛根:土壤長期過溼,根部窒息腐爛,無法吸水送水,葉片缺水而焦枯。通常伴隨葉片失去光澤、整體萎靡不振。挖開土壤檢查根部會發現變黑褐、軟爛有異味。解法:立即停止澆水!嚴重者需脫盆,清除爛根,用新土重新種植(舊土丟棄),置於通風陰涼處恢復,保持土壤「微潮」即可。
- 過度乾旱:長時間忘記澆水,土壤完全乾硬,根系乾枯受損。即便後來澆水,受損的根也無法立刻恢復功能,葉片仍持續焦枯。解法:先將盆浸水(浸盆法)約10-15分鐘,讓土壤徹底溼透,移到陰涼通風處,剪掉嚴重枯焦的葉片減輕負擔,保持土壤溼潤(勿過溼)等待新根長出。
- 肥傷 (施肥過量或過濃):一次下太多肥料,或用了濃度太高的液肥,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反而會把根系的水分「吸」出來(滲透壓作用),造成「燒根」,葉片隨之焦枯。通常施肥後幾天內快速發生。解法:大量澆清水「洗土」,稀釋土壤中過高的肥料濃度。嚴重者可能需要換土。以後務必「薄肥勤施」。
- 病蟲害侵襲:某些病害(如炭疽病、葉枯病)或蟲害(如介殼蟲、紅蜘蛛嚴重危害)也可能導致葉片局部壞死枯焦。這就需要進入桂花病蟲害防治的重點了,下面會詳細說明。

桂花什麼時候施肥? 餵對時機才有好花賞
桂花不是大胃王,但適當施肥能讓它枝葉健壯、花開得多又香!關鍵是掌握時機和種類:
施肥時期 | 目的 | 推薦肥料 | 頻率與方法 | 注意事項 |
---|---|---|---|---|
早春 (約2-3月) | 促進新芽萌發、枝葉生長 | 均衡型複合肥(如N-P-K 20-20-20) 或有機質肥料(如腐熟堆肥、豆餅肥) |
施用一次基礎肥 | 避開寒流,天氣回暖穩定後施用 |
春末夏初 (約5-6月) | 促進枝幹強健,為花芽分化打底 | 磷鉀肥比例稍高的肥料 (如N-P-K 15-30-15) 或骨粉、海藻精 |
每4-6週一次,薄施 | 避免高氮肥,以免枝葉徒長不利開花 |
秋季花前 (約8月下旬-9月初) | 促進開花,花大香濃 | 高磷鉀促花肥 (如N-P-K 10-30-20或開花肥) |
施用1-2次,間隔2週 | 見花苞後停施,專心賞花 |
花後 (約10-11月) | 補充開花消耗,恢復樹勢 | 緩效性有機肥 或均衡型複合肥 |
施用一次 | 勿施重肥,避免刺激新梢在冬季受凍 |
重要原則:
- 薄肥勤施:寧願濃度低一點、次數多一點,絕對不要一次下重肥!肥料包裝上的建議濃度,我會再稀釋多一倍才用。
- 土壤微溼時施肥:乾燥的土壤施肥容易傷根。最好在澆水後的隔天施用。
- 避開高溫時段:夏天施肥請在「清晨」或「傍晚」溫度較低時進行,避免烈日下施肥燒根。
- 病弱植株不施肥:植株如果看起來病懨懨或剛移植,先解決根本問題(澆水、病蟲害、環境適應不良),等恢復生機後再考慮施肥。我有次看一棵桂花長不好,想說給它補一補,結果施肥後狀況更糟… 後來才發現是根部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