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樹:全方位養護指南從品種到疑難排解

招財樹

身為一個整天與泥土、肥料為伍的園藝狂熱者,我家陽臺簡直是座小型熱帶雨林!但在眾多植物中,有幾位「綠葉夥伴」地位特別不同,那就是各種被稱為招財樹的植物。為它們付出心力時,心裡總會偷偷想著:「拜託讓我財源滾滾來吧!」(笑)。今天就用我最真實的經驗,和大家聊聊這些充滿魅力的招財樹,絕對不是冷冰冰的教科書知識!


招財樹家族大盤點:誰才是你家的幸運星?

「招財樹」這個名號可不是某一種植物的專利!園藝界和風水圈裡,好幾種長得茂盛、葉子油亮又特別好養的植物,都被賦予了這個討喜的名字。我養過不少,說實在的,有些真的很優秀,但也有些...嗯,讓我吃過苦頭。我用一張表幫大家看清楚它們的不同:

常見稱號 真實身分 (學名) 我最愛的優點 想吐槽的小缺點 風水常見擺放點
馬拉巴慄、美國花生 Pachira aquatica 耐陰性強,造型百變
(辮子造型超經典)
長太快!
沒控制好就變巨無霸
客廳財位、辦公室左前方
發財樹、鵝掌柴 Schefflera arboricola 葉形可愛像小手掌,
室內淨化空氣高手
怕冷!寒流一來易掉葉 玄關、客廳明亮處
金錢樹、雪鐵芋 Zamioculcas zamiifolia 耐旱冠軍!
忘記澆水也不太怕
地下塊莖怕積水,
爛根是最大殺手
辦公桌、書房、客廳角落
福祿桐 Polyscias spp. 葉色斑斕品種多,
很有觀賞價值
環境變化適應慢,
換位置易掉葉給你看
玄關、客廳、陽臺半日照處

這些所謂的招財樹,源頭其實遍佈全球!馬拉巴慄來自中美洲的濕地,金錢樹則是非洲東部的旱地寶藏,發財樹(鵝掌柴)和福祿桐則是亞洲熱帶地區的常客。瞭解它們的老家,對怎麼照顧它們幫助超大。你家的招財樹是哪一種呢?搞清楚身分是養好的第一步!


認清它們的模樣:不只是綠油油那麼簡單

別以為叫招財樹就都長一個樣!差別可大了。最容易認的,大概就是花市裡那些頭頂被切掉、綁成辮子或棒棒糖形狀的馬拉巴慄了(Pachira aquatica)。它們的樹幹基部通常會脹大起來(看過超胖的),摸起來是光滑的綠色或棕色。葉子最有特色,是掌狀複葉,通常由5到7片(有時更多)細長的深綠色小葉片組合而成,像張開的手掌向上承接,這大概也是它被認為能「招財聚氣」的原因之一吧?我自己很愛摸它油亮的葉面。

發財樹(Schefflera arboricola)呢,葉子就完全是另一種感覺了。它是輻射狀的掌狀複葉,每一片完整的葉子由6到8片小葉組成,小葉片長橢圓形,質地比較薄軟,邊緣是光滑的(沒有鋸齒)。品種不少,除了全綠的,還有帶金黃斑紋的『金錢』('Gold Capella'),或是葉緣鑲白邊的品種,放在家裡真的很亮眼。枝條細軟,容易塑形,很適合做造型。

金錢樹(Zamioculcas zamiifolia)最特別!它其實沒有真正的莖。我們看到直挺挺像是莖的部分,是它的「葉軸」,肉質厚實,儲滿水分。真正的葉子是一片片深綠油亮、厚革質、橢圓形的小葉,成對地長在葉軸兩邊,排列得整整齊齊,摸起來硬挺有光澤。整體看起來就給人一種堅韌、生命力旺盛的感覺,難怪被認為象徵財富穩固。而且它從地底下會有像馬鈴薯一樣的塊莖(根莖),這是它儲存養分和水分的大本營,也是它超級耐旱的秘密武器!招財樹裡就屬它最「耐操」。

福祿桐(Polyscias)家族龐大,形態變化多。有些品種葉子像羽毛一樣精細(羽葉福祿桐),有些葉片圓圓的像銅錢(圓葉福祿桐),還有的葉子皺皺的(皺葉福祿桐),葉色從翠綠到帶有奶油白、金黃色斑紋的都有,非常有觀賞性。枝幹通常直立生長。


摸透脾氣:它們喜歡怎樣過日子?

養植物就跟交朋友一樣,得知道對方的喜好。這些招財樹雖然都算好養,但脾氣還是有差別的。光線方面,它們大多數都偏好「明亮的散射光」。什麼意思?想像樹蔭下的那種光線就對了!直射的、火辣辣的太陽公公,它們可受不了(特別是夏天),葉子很容易就被曬傷,出現難看的焦褐斑點(我的金錢樹就曾經被我實驗性地曬過一次,立馬後悔)。但光線也不能太暗,否則它們會「徒長」——枝條變得細長軟弱,葉片間的距離拉大,葉色變淡,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這樣怎麼可能「招財」?我自己發現,放在距離朝東或朝北窗邊大約1-2公尺的地方,效果通常不錯。朝西窗的話,夏天下午要用窗簾擋一下猛烈的陽光。

澆水絕對是養死招財樹的最大元兇!相信我,澆太多比澆太少更容易要了它們的命。它們的共同點是「寧乾勿濕」。特別是金錢樹這種有地下塊莖的,還有馬拉巴慄粗壯的樹幹,裡面都存了不少水。我學到一個超有用的方法:澆水前,把手指插進土裡,大概一個指節深(2-3公分)的地方摸一摸。如果感覺土是乾的,也沒什麼濕氣黏在手指上,那就可以澆水了。澆就要澆透!看到水從盆底流出來才停。然後,非常重要!把碟子裡多餘的水倒掉,千萬別讓它們的根泡在水裡。冬天溫度低的時候,生長變慢,澆水的間隔更要拉長。有時候一個月才澆一次都可能太多!想想它們的根部如果一直濕冷,不爛才怪。招財樹最怕這個。

溫度呢,它們都喜歡溫暖。理想的生長溫度大約落在18°C到28°C之間。臺灣的夏天對它們來說通常不是問題(除非放在西曬陽臺被烤)。但冬天就要小心了,特別是寒流來襲,溫度掉到10°C以下,它們就會開始不舒服。發財樹(鵝掌柴)和福祿桐尤其怕冷,低溫加上冷風一吹,葉子嘩啦啦地掉給你看,心痛死了!最好把它們移到室內比較溫暖、避風的地方。馬拉巴慄和金錢樹稍微耐寒一點點點,但也別讓它們凍著。

濕度方面,這些熱帶來的朋友,當然喜歡空氣濕潤一點。臺灣的夏天濕度通常夠(甚至太高),但冬天室內如果開暖氣,空氣會變得很乾燥。這時葉尖容易枯焦。怎麼辦?可以偶爾在晴朗天的早晨,用噴霧瓶裝清水,在它們周圍噴噴水霧(別狂噴葉面,特別是晚上,容易生病)。或者,把它們幾個怕乾的聚在一起放,下面墊個裝了水和石子的盤子(盆底別直接碰到水),製造一個小範圍的濕潤環境。這招對發財樹和福祿桐挺管用。

土壤的關鍵是「排水透氣」。想想它們在野外,馬拉巴慄長在河邊但根部也不會一直泡水,金錢樹更是長在乾燥環境。所以盆土一定要夠疏鬆!我自己習慣用「室內觀葉植物專用土」,或者自己調配:泥炭土(或椰糠) + 珍珠石(或粗砂) + 一點點腐熟的樹皮顆粒或蛭石,比例大概是 2:1:1。這樣配起來排水快,根也能呼吸。千萬別用外面隨便挖的園土或黏性重的黃土,保證爛根!盆子的選擇也重要,底部一定要有洞,才能讓多餘的水流出去。我自己曾經貪圖好看用了一個沒洞的陶盆種金錢樹,結果...唉,往事不堪回首。養好招財樹,盆土是基礎中的基礎。


跟我這樣養:從換盆到修剪的實戰技巧

想把招財樹養得健壯又茂盛,變成真正的「招財」象徵,幾個關鍵動作可不能馬虎。

選盆與換盆時機:

剛買回來的招財樹,通常是用塑膠盆裝著,外面套個美觀的套盆。先別急著換!讓它在你家適應1-2週後再說。換盆最好的時機是春天到初夏(大約3月到6月),天氣溫暖,植物恢復快。怎麼知道該換盆了?看看盆底是不是有根鑽出來了?澆水時水是不是一下子就流光了(表示根長滿了,沒什麼土吸水了)?或者植株明顯長大,頭重腳輕容易倒?這些都是訊號。新盆不要貪大!比原來的盆直徑大5公分左右就夠了。一次換太大盆,土多濕氣難散,反而容易爛根。材質選陶盆(素燒盆)最透氣,塑膠盆也行,但澆水頻率要更謹慎。換盆時輕輕鬆動根部,去掉一些舊土,檢查有沒有發黑腐爛的根(有的話剪掉),然後放進新盆,填入新配好的疏鬆土壤,壓實,澆透定根水,放在陰涼通風處緩幾天。

澆水訣竅再強調:

這點真的太重要,值得再說一次!澆水沒有固定時間表,完全看環境(溫度、濕度、通風、光線)和盆土乾濕程度。我的終極法寶就是「手指測試法」!插下去,感受土壤深處的濕度。乾了才澆,澆就澆透。寧可讓它渴一陣子(金錢樹尤其耐渴),也別天天澆。夏天蒸發快,可能一週澆1-2次;冬天室內,也許兩週甚至一個月才澆一次。每次澆完,記得倒掉底盤積水!這是保命守則。你也可以觀察葉子狀態,如果最底下、最老的葉片開始有點軟垂或輕微發黃(排除光照不足),通常就是澆水過多或根部出問題的初期警訊。招財樹會透過葉子跟你溝通的。

施肥:吃飽飽才有力氣招財!

植物也需要營養才能長得好、葉子油亮亮。生長旺盛期(大約4月到9月),可以定期施肥。推薦使用這些:

  • 觀葉植物專用液肥: 最方便,每次澆水時按說明比例稀釋加入水中施用(通常建議濃度減半使用更安全),大約1-2週一次。
  • 緩效性顆粒肥: 像是魔肥、好康多之類,在盆土表面均勻撒上一些(按包裝指示用量),澆水時會慢慢釋放養分,效果可以持續幾個月,懶人必備。

關鍵是「薄肥勤施」!寧願濃度低一點、次數多一點,也別一次下重手,會「肥傷」燒根的。冬天或植物狀態不好(比如剛換盆、生病)時,絕對不要施肥。健康的招財樹葉片才會飽滿有光澤。

修剪與塑形:

適當的修剪可以讓招財樹株型更美觀,促進分枝,變得更茂盛。時間點也選春天到初夏比較好。

  • 馬拉巴慄/發財樹: 如果頂部枝條長得太高太長,可以在你希望的高度位置,找飽滿的「芽點」上方一點點剪斷。這樣通常會刺激側芽長出來,讓樹冠更豐滿。剪下來的健康枝條還可以拿去扦插繁殖!剪完後傷口避免淋雨或沾水。我曾經把一株長歪的發財樹砍頭重練,現在長得超茂盛。
  • 金錢樹: 主要剪掉老化發黃的葉片或者枯損的葉軸(從基部剪除)。它自然生長速度較慢,不太需要大幅度修剪。發現有整枝葉軸爛掉(通常是澆水過多引起),要整枝從土表處剪掉,避免蔓延。
  • 福祿桐: 可以根據你想要的形狀來修剪,控制高度、促進分枝。剪掉細弱、過密或影響株型的枝條。


當葉子變醜:常見病蟲害與搶救大作戰

再怎麼小心,植物難免會遇到狀況。招財樹最常見的問題,十之八九跟「水」脫不了關係。

爛根(根腐病):

這是最可怕、也最常見的殺手!症狀是什麼?植株突然沒精神,葉片大量發黃、下垂、掉落(尤其是嫩葉新葉也蔫),枝幹發軟。拔出來看根部(如果情況允許),會發現原本健康的白色根系變成褐色或黑色,一碰就碎,甚至發臭。原因?99%是澆水過多、盆土排水不良、盆底積水、環境不通風。

怎麼辦?

  1. 立刻停止澆水! 把植物從盆裡小心取出。
  2. 清理爛根: 用乾淨的剪刀,把所有發黑、發軟、腐爛的根全部剪掉,一點不留!直到看到健康的白色根組織為止。剪刀最好用酒精或火烤消毒一下。
  3. 處理傷口: 修剪後,根部可以沾一點殺菌劑(如大生粉)或多菌靈粉末,稍微晾乾一小會兒(別曬太陽)。
  4. 換盆換土: 用全新的、非常疏鬆透氣的土壤(多增加珍珠石比例),盆子消毒乾淨(或用新盆)。重新種好,輕輕壓實。
  5. 術後照顧: 放在明亮、溫暖、通風但無直曬光的地方。非常重要:不要澆水!讓土壤保持偏乾,至少過一週甚至更久,等它適應、長新根的跡象(比如植株稍微挺立了)再說。這段時間可以偶爾朝葉面噴點水霧保濕。這是挽救招財樹的最後機會,要忍住別澆水!

葉斑病/炭疽病:

葉片上出現黃褐色、褐色或黑色的斑點、斑塊,有時邊緣明顯,嚴重時會導致葉片穿孔或枯萎。通常在悶熱潮濕、通風不良時容易爆發。

怎麼辦?

  1. 改善環境: 加強通風!別把植物擠在一起。避免澆水時噴濕葉片太久不乾(特別是晚上)。
  2. 清理病葉: 把已經嚴重感染的葉片剪掉銷毀(別亂丟在盆裡)。
  3. 藥劑治療: 輕微時,噴灑「亞託待克利」等廣效性殺菌劑。較嚴重時,可能需要用到「貝芬菲克利」等針對性藥劑。一定要按說明書使用。預防為主,環境通風乾燥是關鍵。

介殼蟲:

這種討厭的小蟲子(有白白的粉介殼蟲,也有褐色硬殼的褐圓介殼蟲)會吸附在枝條、葉背甚至葉面上,吸食植物汁液。被吸的地方會發黃,植株生長不良,還會分泌黏黏的「蜜露」,容易引發更麻煩的「煤煙病」(葉片看起來黑黑的像沾了煤灰)。

怎麼辦?

  1. 物理清除: 數量少時,可以用棉花棒沾75%酒精(藥房就有),直接擦拭蟲體,很有效!或者用舊牙刷輕輕刷掉。
  2. 藥劑噴灑: 數量多時,噴灑「礦物油」(如窄域油、夏油)或「賽洛寧」等殺蟲劑。礦物油是透過物理窒息作用殺蟲,對環境相對友善些。噴藥時葉背也要噴到!間隔一週再噴一次,連續幾次。招財樹葉面光滑,噴藥相對方便。

紅蜘蛛:

這不是蟲,是一種微小的蟎類。乾燥悶熱時最容易爆發。主要在葉背活動,會結細細的網(仔細看才看得到)。被危害的葉片正面會出現密集的黃白色小點,像褪色一樣,嚴重時葉片整體枯黃、掉落。

怎麼辦?

  1. 沖水: 初期發現,可以把植株搬到浴室,用稍強的水流(別太猛)沖洗葉背,把蟎蟲沖走。多沖幾次。
  2. 提高濕度: 紅蜘蛛怕濕,經常在周圍噴水霧(加強通風,避免引發其他病害)有助抑制。
  3. 藥劑: 嚴重時噴灑專殺蟎類的藥劑,像是「畢達本寧」、「芬普寧」等。注意,蟎類容易產生抗藥性,不同種類的藥最好輪流使用。秋冬乾燥季節要特別留意。

發現問題時,千萬別拖!越早處理,你的招財樹救回來的機會越大。平常多觀察它們的葉色、枝條狀態,是最好的預防。

Q&A:關於招財樹,你可能想問...

Q1:招財樹真的能招財嗎?養在哪裡最好?

哈哈,這個問題我被問過超多次!說實話,身為一個務實的園藝愛好者,我覺得「招財樹」主要是一種心理寄託和美好的象徵意義啦。它不會真的變出鈔票來(要是可以就好了!)。不過,把它養得健康茂盛、綠意盎然,看了心情就好,心情好做事順利,說不定間接就帶來好運呢?風水上普遍認為適合擺在「明財位」(通常是大門斜對角的角落),或者客廳、辦公室裡光線明亮、氣流穩定的位置。重點是擺在那個位置你看了開心順眼!別擺在廁所或堆雜物的陰暗角落就好。我自己是放在書房窗邊,抬頭就看到一片綠油油,很療癒。

Q2:我的招財樹一直掉葉子!快禿了怎麼辦?怎麼辦?

冷靜!先別慌。掉葉子是招財樹最常見的求救訊號,原因很多:

  • 澆水過多: 這是最常見的!土壤長期濕黏,根部無法呼吸爛掉,葉子就會黃化掉落(通常是老葉新葉都掉)。立刻停止澆水!檢查盆底是否積水?必要時脫盆看根。
  • 澆水太少/忘記澆: 雖然它們耐旱,但長期極度乾旱也會掉葉自保(通常是老葉先黃再掉)。澆透水後通常會恢復。
  • 溫度太低/冷風吹: 特別是發財樹(鵝掌柴)和福祿桐,寒流一來或放在冷氣出風口,葉子掉得讓人崩潰。移到溫暖避風處。
  • 環境突然變化: 剛買回家、換位置、換盆後,植物需要適應(環境震盪),也會掉一些葉子。給它一點時間,保持環境穩定。
  • 光照嚴重不足: 長期放在太暗的地方,植株虛弱也會落葉。移到明亮散射光處。
  • 病蟲害: 根部病害或嚴重蟲害也會導致落葉。

先對照一下你最近的養護狀況,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優先改善那個問題(比如控制澆水、保暖、移到光線處),別急著施肥或亂噴藥。如果是新環境適應期,給它一點時間觀察。

Q3:招財樹可以用水耕嗎?哪一種比較適合?

可以的!但不是所有品種都一樣適合。最適合水耕的招財樹是金錢樹! 它的塊莖儲存能力強,比較能適應水環境。做法是:把土培的金錢樹小心取出來,把根部泥土徹底洗乾淨(輕柔操作),修剪掉爛根和過長的老根。然後放在裝水的容器中,水位線蓋過根部大約1/3到1/2就好(千萬別淹沒整個塊莖,塊莖頂部要露在水面以上呼吸),放在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初期1-2天換一次水,保持水質乾淨,等長出新的白色水生根後(可能需要幾週),可以延長換水時間(一週換一次或水濁了再換)。偶爾可以加幾滴觀葉植物水耕營養液。

至於馬拉巴慄和發財樹(鵝掌柴),理論上也能水耕發根(比如剪枝條來水插繁殖),但長期養在水裡風險比較高,根部容易缺氧腐爛,長勢通常不如土培健壯。福祿桐水耕難度更高,不太建議。想嘗試水耕招財樹,從金錢樹開始吧!記得塊莖別泡水裡哦!

養一棵屬於自己的招財樹,看著它從小小一株變得枝繁葉茂,那種成就感真的難以形容。它不只點綴了空間,更像是陪伴你生活的綠朋友。雖然叫招財樹,但別給自己太大壓力非得讓它『招財』不可。享受照顧它的過程,觀察它的變化,就是園藝最單純的樂趣。只要掌握幾個關鍵點—— 明亮散射光、寧乾勿濕的澆水法、疏鬆透氣的土壤、溫暖避風的環境 —— 這些綠葉夥伴絕對能陪你很久很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