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在臺北生活超過十年的資深吃貨,我最愛的休閒活動,就是把捷運當成美食藏寶圖,一站一站挖寶去!臺北捷運網路發達,簡直是串起整座城市美味的黃金鎖鏈。那些隱藏在巷弄裡、捷運出口幾步就能抵達的老字號或新秀小店,往往藏著最令人驚豔的臺北捷運美食。今天就帶你們搭上我的美食列車,從經典到驚喜,來一場真正的味蕾探險!相信我,跟著捷運吃,絕對能省下大把時間和腳力。
目錄
- 東門站 經典中的經典:永康街東門站 - 永康牛肉麵
- 牛肉麵小科普:臺北幾大流派
- 善導寺站 老臺北的早晨:善導寺站 - 阜杭豆漿
- 淡水站 淡水河畔的經典:淡水站 - 淡水阿給
- 西門站 西區的澎湃早午餐:西門站 - 三味香麵食
- 市政府站 上班族的療癒美食:市政府站 - 麻膳堂
- 信義區上班族午餐口袋名單 (市政府/101站周邊)
- 龍山寺站 萬華的古早味甜點:龍山寺站 - 三六食粑
- 公館站 公館的排隊冰品:公館站 - 龍潭豆花
- 中山國小站 晴光市場的雙胞胎:中山國小站 - 晴光紅豆餅 / 晴光芋頭餅
- 忠孝敦化站 東區的暖心雞湯:忠孝敦化站 - 驥園川菜餐廳 (砂鍋土雞)
- 信義安和站 通化夜市的必吃:信義安和站 - 通化街梁記滷味
- 臺北捷運美食這麼多,怎麼規劃路線最聰明?
- 臺北捷運美食 Q&A
東門站 經典中的經典:永康街東門站 - 永康牛肉麵
- 名稱: 永康牛肉麵
- 特色與亮點: 這碗麵,可是我心中牛肉麵的標竿!尤其是那半筋半肉的版本(價格稍高,但值得),牛筋燉到入口即化,軟糯黏嘴;牛腱肉厚實大塊,紋理分明,咬下去滿滿的肉香卻一點也不柴。靈魂在於那濃醇鮮香的紅燒湯頭,據說用了超過十種中藥材和牛骨慢熬,濃鬱卻不死鹹,微微的辣度恰到好處,喝一口就暖到心窩裡。加上店家自製的酸菜,提味又解膩。
- 推薦理由: 開了幾十年的老字號,絕對是臺北牛肉麵界的傳奇代表(觀光客必訪,在地人也認可的老味道)。味道穩定,品質有保證。吃完還能順道逛永康街商圈,消化一下。
- 搭配建議: 一定要點一份粉蒸排骨!用蒸肉粉包裹的小排骨,蒸得軟爛入味,配上底層的香甜地瓜,鹹香中帶點甜,跟牛肉麵是絕配!或者簡單點盤小菜(豆乾、海帶),清爽解膩。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永康牛肉麵 (總店)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31巷17號(捷運東門站5號出口走路約5-7分鐘)
- 價格區間: 牛肉麵約 NTD 230 - 290 元 (半筋半肉最貴),粉蒸排骨約 NTD 130 元。小菜約 NTD 30-50 元。
- 必點選單: 半筋半肉牛肉麵、粉蒸排骨。清燉口味也不錯,但紅燒是招牌!
牛肉麵小科普:臺北幾大流派
流派 | 特色 | 代表區域/捷運站 |
---|---|---|
紅燒派 | 湯色深、味道濃鬱醇厚,常帶豆瓣醬、醬油及中藥香,口味偏重。 | 永康街(東門站)、林東芳(南京復興站附近) |
清燉派 | 湯色較清,凸顯牛肉與牛骨的原汁鮮甜,口感較清爽,著重湯頭純粹風味。 | 桃源街(西門站附近)、劉山東(臺北車站) |
番茄派 | 湯頭加入大量新鮮番茄熬煮,酸甜開胃,層次豐富,近年非常受歡迎。 | 牛店(西門站)、七十二牛肉麵(市政府站) |
清真派 | 遵守清真規範,不用豬油及相關製品,湯頭常帶獨特香料味,牛肉選用特定部位。 | 中國清真館(中山站附近)、老鄧(公館站) |
善導寺站 老臺北的早晨:善導寺站 - 阜杭豆漿
- 名稱: 阜杭豆漿
- 特色與亮點: 為了這頓早餐,早起排隊絕對心甘情願!他們家的厚燒餅是真正的明星,外層烤得金黃酥脆,咬下去喀滋作響,內裡卻保有麵粉的香氣和柔韌度,越嚼越香。夾上油條(他們叫"果子")是經典中的經典,油條炸得酥脆不油膩。鹹豆漿更是行家必點,滾燙的豆漿衝入碗中,瞬間凝結成豆花狀,加上蝦米、油條、蔥花和一點辣油,那鹹香帶點微辣的獨特風味,吃過就忘不了!甜豆漿則濃醇香,豆味十足。
- 推薦理由: 被譽為臺北必吃早餐NO.1(實至名歸!),是體驗道地臺灣古早味早餐的絕佳選擇。厚燒餅的口感真的無可取代。味道數十年如一日,品質穩定。
- 搭配建議: 厚燒餅夾油條是經典組合!再配一碗鹹豆漿(敢嘗試的話)或甜豆漿。喜歡米食的可以點飯糰(料多實在)。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阜杭豆漿
-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108號2樓之28 (華山市場2樓)(捷運善導寺站5號出口出來就是市場)
- 價格區間: 厚燒餅 NTD 30元,油條 NTD 22元,鹹/甜豆漿 NTD 30元,飯糰 NTD 45元 左右。
- 必點選單: 厚燒餅、油條、鹹豆漿、甜豆漿。
淡水站 淡水河畔的經典:淡水站 - 淡水阿給
- 名稱: 淡水阿給
- 特色與亮點: 這可是淡水老街的代表性小吃!阿給(à-gěi)名字源自日文「油豆腐」(abura-age)。做法是把四方油豆腐挖空,塞入炒過的冬粉(臺灣叫粉絲),再用新鮮的魚漿封口,接著蒸熟。吃的時候淋上店家特製的甜辣醬。重點在於那魚漿要新鮮彈牙,冬粉吸飽湯汁,油豆腐則扮演了吸收所有美味的重要角色。口感豐富,鹹香帶甜辣。
- 推薦理由: 來淡水不吃阿給,就像沒來過一樣!充滿地方特色的庶民美食,價格親民。邊吃邊逛老街、看河景,超有FU。
- 搭配建議: 通常會搭配一碗魚丸湯(淡水魚丸也很有名),清爽解膩。或者配杯淡水阿婆鐵蛋(當零食)。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文化阿給(老店,味道傳統)、三姐妹阿給(也不錯,醬料選擇多)
- 地址: 文化阿給 - 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6-4號(淡水站下車後沿老街走,再轉進真理街,靠近淡江中學、小白宮);三姐妹阿給也在真理街上。
- 價格區間: 阿給約 NTD 40-50元,魚丸湯約 NTD 30-40元。
- 必點選單: 阿給 (通常會問要不要加辣,建議先試原味再加)。魚丸湯。
西門站 西區的澎湃早午餐:西門站 - 三味香麵食
- 名稱: 三味香麵食 (招牌是餛飩)
- 特色與亮點: 這家在西門町武昌街巷內的老店,是我心中臺北餛飩的頂點!他們的大餛飩(尤其是鮮肉餛飩)個頭超級飽滿,皮薄卻不易破,內餡是紮實新鮮的豬後腿肉,簡單調味,吃得到豬肉的鮮甜和彈性。湯頭清爽不油。炸醬麵也很有水準,豆乾肉末炒得鹹香夠味,麵條Q彈。重點是份量十足,價格實在,學生和上班族都愛。
- 推薦理由: 用料實在,價格親民(銅板價就能吃飽飽),是西門町CP值爆高的經典老味道。適合當早午餐或簡單一餐。擺脫西門町觀光區貴又普通的刻板印象。
- 搭配建議: 點一碗招牌餛飩湯(或餛飩麵),再加一份炸醬麵分著吃(份量大)。喜歡重口味可以點麻醬麵。他們的小菜也不錯,特別是豆乾。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三味香麵食
- 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2巷3弄1號(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步行約5-7分鐘,在老天祿滷味斜對面巷子)
- 價格區間: 鮮肉餛飩湯 NTD 75元,炸醬麵 NTD 60元,小菜 NTD 30-40元。
- 必點選單: 鮮肉餛飩湯、炸醬麵。
市政府站 上班族的療癒美食:市政府站 - 麻膳堂
- 名稱: 麻膳堂 (Mazendo)
- 特色與亮點: 在信義區上班的朋友們,這家絕對是你們的救贖!主打精緻化的中式麵點小吃。麻辣牛肉麵是招牌,湯頭麻香夠勁卻不死鹹,辣度可以調整,牛肉軟嫩。我更愛他們家的鮮肉煎餃,底部煎得金黃酥脆像冰花,內餡飽滿多汁,咬下去要小心噴汁!紅油抄手個頭不小,辣油香而不燥。整體環境乾淨明亮,用餐體驗舒適。
- 推薦理由: 口味精緻穩定,用餐環境舒適(冷氣超強,夏天救星),服務不錯。在信義區這個美食沙漠(相對平價選擇少)堪稱一股清流。想吃點有水準的小吃又不想跑太遠的好選擇。
- 搭配建議: 麻辣牛肉麵配鮮肉煎餃是絕配(麵的麻辣搭煎餃的鮮甜)。或者點紅油抄手麵加幾顆煎餃。豆沙鍋餅當甜點收尾也不錯。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麻膳堂 (信義店)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8號B2 (統一時代百貨臺北店B2美食街)(捷運市政府站2號出口直接連通)
- 價格區間: 麻辣牛肉麵約 NTD 180元,鮮肉煎餃 (10顆) NTD 130元,紅油抄手 NTD 110元。
- 必點選單: 麻辣牛肉麵(可選粗細麵)、鮮肉煎餃、紅油抄手。
信義區上班族午餐口袋名單 (市政府/101站周邊)
- 麻膳堂: 如上,精緻麵點煎餃。
- KIKI餐廳 (信義店):老牌川菜,適合多人聚餐,蒼蠅頭、老皮嫩肉必點。(價格中上)
- 了凡油雞飯‧麵: 米其林一星平價版,油雞滑嫩入味,叉燒也不錯。(香港來的人氣店)
- 勝博殿 (新光三越A11): 日式炸豬排定食,穩定不出錯的選擇。
- 春水堂 (多家分店): 珍珠奶茶創始店,簡餐、功夫麵也不賴,環境舒適。(吃氣氛兼吃飽)
- 添好運 (統一時代B2): 港式點心,酥皮焗叉燒包是招牌。(平價米其林)
- 美食街各家: 像統一時代B2、微風信義、新光三越A4/A8/A11 B2,選擇多但人也多。
龍山寺站 萬華的古早味甜點:龍山寺站 - 三六食粑
- 名稱: 三六食粑 (賣的是麻糬/粢粑)
- 特色與亮點: 靠近龍山寺,這家不起眼的小攤飄香幾十年。賣的是最單純的古早味甜點:現做麻糬(他們叫粢粑)。只見老闆熟練地從熱騰騰的糯米糰掐下一小塊,丟進裝滿花生粉或芝麻粉的盆子裡滾動。拿到手時還是微溫的,麻糬軟糯Q彈到不行,完全不黏牙,外面裹滿了香氣撲鼻的花生粉或芝麻粉,甜而不膩,就是小時候那種純粹的米香和堅果香。簡單,卻令人無比滿足。
- 推薦理由: 純手工現做,口感無敵Q軟新鮮(放久會變硬,務必現場吃!)。用料實在,花生粉和芝麻粉香氣十足。價格超級便宜!拜拜完或逛完龍山寺、剝皮寮後的最佳甜點。體驗真正的老臺北街頭點心。
- 搭配建議: 通常就是單吃。可以買不同口味分著吃(花生和芝麻都好吃)。旁邊有青草茶攤,配一杯更清涼。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三六粢粑店 (華西街店)
- 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華西街夜市第3攤位(靠近桂林路、華西街觀光夜市入口處)(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 價格區間: 麻糬每粒 NTD 15元 (通常買幾顆裝一盒)。非常銅板價!
- 必點選單: 花生麻糬、芝麻麻糬。
公館站 公館的排隊冰品:公館站 - 龍潭豆花
- 名稱: 龍潭豆花 (公館店)
- 特色與亮點: 在熱鬧的公館商圈,這家豆花店永遠在排隊不是沒有原因。主角豆花本身口感綿密細緻,豆香味濃鬱自然,不是那種加了很多膠的假滑順。糖水是傳統的黃糖水(黑糖水),甜度適中,不會死甜。配料選擇多且煮得好,我最愛花生(燉得軟爛入味)、粉圓(Q彈有嚼勁)、芋圓(真材實料有芋頭香)。
- 推薦理由: 豆花品質穩定,口感極佳。配料用心,糖水不膩。價格合理,份量足。夏天消暑、冬天吃熱豆花都適合。是學生和在地人的愛店。
- 搭配建議: 豆花+花生+粉圓是我的黃金組合!喜歡豆類的可以加花豆或紅豆。冬天推薦熱豆花加薑汁,暖身又舒服。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龍潭豆花 (公館店)
-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9號(捷運公館站4號出口出來,往水源市場方向走約3分鐘,在巷口)
- 價格區間: 豆花+1種料約 NTD 50元,+2種料約 NTD 55-60元。
- 必點選單: 豆花配花生、粉圓、芋圓。
中山國小站 晴光市場的雙胞胎:中山國小站 - 晴光紅豆餅 / 晴光芋頭餅
- 名稱: 晴光市場車輪餅 (無店名,認攤位) / 晴光芋頭大王
- 特色與亮點:
- 晴光紅豆餅: 這家在晴光市場入口旁的小攤(常排隊),是臺北車輪餅(紅豆餅)的代表之一。餅皮烤得微酥,內餡飽滿到爆漿!奶油口味香濃滑順不死甜;紅豆口味吃得到粒粒分明的紅豆,甜度剛好;蘿蔔絲鹹香爽口。重點是料多實在,一個就很有滿足感。
- 晴光芋頭大王: 在市場另一頭(也常排隊)。招牌是炸芋頭餅,兩片餅乾夾著厚厚的純芋泥餡(有些微顆粒感),裹粉油炸。外皮酥脆,裡面是熱騰騰、香濃綿密的芋泥,芋頭香氣超濃鬱!甜度不高,吃得出真材實料。
- 推薦理由: 兩家都是晴光市場的超人氣排隊名店,銅板價就能獲得大大滿足。口味經典,品質維持得不錯。感受市場的熱鬧氛圍和庶民美食魅力。
- 搭配建議: 紅豆餅買不同口味分著吃(奶油+紅豆+蘿蔔絲)。芋頭餅現炸現吃最棒!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無店名紅豆餅攤 (晴光市場入口旁)、晴光芋頭大王
- 地址: 兩家都在臺北市中山區雙城街12巷 (晴光市場內)(捷運中山國小站1號出口步行約3分鐘)
- 價格區間: 紅豆餅每個約 NTD 15-20元 (看口味);炸芋頭餅每個約 NTD 25元。
- 必點選單: 紅豆餅:奶油、紅豆、蘿蔔絲; 晴光芋頭大王:炸芋頭餅。
忠孝敦化站 東區的暖心雞湯:忠孝敦化站 - 驥園川菜餐廳 (砂鍋土雞)
- 名稱: 驥園川菜餐廳 (招牌是砂鍋土雞)
- 特色與亮點: 這家在東區巷弄內的知名川菜館,招牌卻是這鍋砂鍋土雞!這鍋湯可不簡單,是用整隻老母雞與金華火腿長時間熬煮,再加入豬腳增添膠質,最後放入新鮮土雞塊燉煮。湯色呈現濃鬱的乳白色,喝一口,那極致的鮮美醇厚和滿滿的膠質感瞬間包圍整個口腔,溫潤順喉,香氣層次豐富到難以形容,是真正的功夫湯品。雞肉也燉得軟嫩入味。
- 推薦理由: 被譽為臺北雞湯界的傳奇,味道確實驚人,用料實在。非常適閤家庭聚餐、節慶、或是需要滋補一下的時候(或純粹想犒賞自己)。雖然是川菜館,但這鍋湯是必點的非川菜選項。
- 搭配建議: 砂鍋土雞是主角,份量很大 (適合4人以上分享)。可以點幾道不辣的川菜搭配,如豆乾肉絲、蔥開煨麵(也是招牌)、菜飯。避開太油太辣的菜,才不會搶了雞湯風采。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驥園川菜餐廳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45巷4弄6號(捷運忠孝敦化站3號出口步行約7-10分鐘)
- 價格區間: 砂鍋土雞 (小份) 約 NTD 1800-2000元起跳 (視雞種價格不同,價格較高,但份量足),其他菜餚約 NTD 200-500元不等。屬中高價位餐廳。
- 必點選單: 砂鍋土雞、蔥開煨麵。
信義安和站 通化夜市的必吃:信義安和站 - 通化街梁記滷味
- 名稱: 梁記滷味 (通化總店)
- 特色與亮點: 說到通化夜市(臨江街觀光夜市),這家開了幾十年的梁記滷味絕對是扛霸子!攤位前總是滿滿的食材,選擇多到眼花撩亂。他們的獨門中藥滷汁是精髓,鹹香甘醇,溫和不燥,讓各種食材都吸飽了滷香。必點專案:雞腳(膠質豐富,滷到軟爛易脫骨)、雞胗(脆彈入味)、豆乾(吸汁之王)、海帶(入味軟嫩)、甜不辣(Q軟帶汁)、米血糕(軟糯鹹香)、還有蔬菜類如花椰菜、高麗菜也很受歡迎。可以請老闆加點特製酸菜和辣油(香辣夠勁)。
- 推薦理由: 滷汁風味獨特,溫潤順口。食材選擇多,處理得乾淨。是逛夜市時邊走邊吃的最佳選擇,也是買回家配飯、下酒的好夥伴。價格合理。
- 搭配建議: 挑幾樣自己喜歡的滷味切一切,老闆會拌上香油、酸菜和辣油(依喜好)。逛夜市時拿在手上吃最對味!或買一大袋回家配啤酒、當晚餐加菜。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梁記滷味 (通化總店)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臨江街87號前 (通化夜市/臨江街觀光夜市內,靠近基隆路二段這頭)(捷運信義安和站4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 價格區間: 單品每份約 NTD 20-60元不等,看點什麼。夾一大袋大約 NTD 150-300元可以吃很滿足。
- 必點選單: 雞腳、雞胗、豆乾、海帶、甜不辣、米血糕。
臺北捷運美食這麼多,怎麼規劃路線最聰明?
- 鎖定區域: 一次鎖定一條捷運線或幾個鄰近站點,避免跨區奔波耗時耗力。例如:
- 紅線 (淡水信義線): 淡水站(阿給) -> 北投/石牌站(也有美食) -> 劍潭站(士林夜市) -> 圓山站(花博市集) -> 中山站/雙連站(寧夏夜市) -> 臺北車站(站內微風) -> 東門站(永康街) -> 大安站 -> 信義安和站(通化夜市) -> 象山站。
- 藍線 (板南線): 南港站(南港車站商圈) -> 市政府站(百貨美食街) -> 忠孝敦化站(東區216巷) -> 忠孝新生站(華山市場阜杭) -> 善導寺站(阜杭本店) -> 臺北車站 -> 西門站。
- 綠線 (松山新店線): 松山站(饒河夜市) -> 南京三民站 -> 臺北小巨蛋站 -> 南京復興站 -> 忠孝復興站(Sogo) -> 大安站 -> 臺電大樓站 -> 公館站。
- 善用票券:
- 捷運24/48/72小時票: 如果一天內要跑多站吃吃喝喝,買張旅遊票無限搭乘更划算。計算一下單程費用加總,很容易就回本。
- 悠遊卡: 最方便,上下車嗶一下就好,省去買票時間。還能用在便利商店、YouBike。
- 安排時段: 避開上下班尖峰人潮,用餐體驗更舒適。早餐名店(如阜杭)建議早到或乾脆晚點當早午餐吃。夜市則傍晚5點半過後攤位比較齊全。
- 備案: 熱門店很可能排隊!如果時間有限或不想等,先查好備案餐廳或同型別選擇。
- 穿著舒適鞋子! 吃美食往往伴隨走路,一雙好走的鞋絕對必要。
臺北捷運美食 Q&A
- Q:搭捷運吃美食,交通費會不會很貴?影響美食預算?
A: 其實臺北捷運票價算是相當合理!市區內單程票價大多在 NTD 20-35元之間。規劃得好的話,一天內吃遍幾個點,交通費總和也不會太高。重點是省下超多通勤時間和體力(想想臺北的夏天...),讓你能把"扣打"(Quota)專心留給美食。善用悠遊卡還有折扣!如果一天要跑比較多站點,買張捷運24小時票(約NTD 180元)或48/72小時票,無限次搭乘反而更划算,尤其對觀光客來說非常方便。把省下的計程車錢拿去多吃一碗牛肉麵,不是更爽嗎?
- Q:這些捷運美食店家哪些時段比較不用排隊?
A: 排隊是美味的小小代價,但避開人潮還是有技巧的:
- 早餐名店 (如阜杭豆漿): 要嘛就超早(開門前30分鐘到),要嘛就超晚(當早午餐,約早上9:30-10:00過後,上班人潮散得差不多,但東西可能賣完)。平日絕對比假日好!假日要有排一小時以上的覺悟。
- 知名餐廳/牛肉麵店 (如永康、林東芳): 避開正餐尖峰時間!例如午餐提早11點或下午1點半後,晚餐提早5點或乾脆晚點8點再去。週一晚上通常人會少一點點?(但有些店週一公休要注意)。下午茶時段(2-5點)通常是空檔。
- 夜市小吃攤: 通常傍晚5點半到6點開攤不久人最少,食材也最新鮮。晚上9點過後人潮也會稍微散去一些。週日晚上通常比週五、週六晚上清爽。
- 百貨美食街 (如麻膳堂): 下午1:30-2:00過後(上班族午餐結束)、晚上8:00過後(下班晚餐高峰過),都會比較好找位子。
- Q:想帶長輩或小孩體驗臺北捷運美食,有哪些推薦比較適合?
A: 帶長輩和小孩,行程要寬鬆、環境舒適、口味大眾化最重要:
- 環境舒適優先:
- 麻膳堂: 冷氣強、座位舒適、有兒童椅、口味精緻不極端(可調整辣度)。
- 百貨公司美食街 (如統一時代B2、微風信義、新光三越): 選擇多樣(中式西式日式都有),環境乾淨有空調,座位好找,廁所方便。
- 阜杭豆漿: 經典早餐體驗,長輩接受度高,但要有排隊準備(建議挑平日或晚點去),市場環境較吵雜擁擠。
- 口味大眾化:
- 永康牛肉麵: 經典臺灣味,紅燒或清燉通常長輩都愛(點清燉更保險),但店面較小較擠。
- 晴光市場紅豆餅/芋頭餅: 甜甜的點心小孩喜歡,邊走邊吃方便,感受市場氣氛(但人潮多要牽好)。
- 龍潭豆花: 溫和好吃的甜點,老少咸宜(可選冷熱)。
- 避免: 太擁擠排隊很久的店(如假日阜杭)、環境太熱沒冷氣的路邊攤(夏天長輩小孩易中暑)、口味太重太辣或太新潮的餐廳。
- 關鍵: 行程不要排太滿!一次鎖定1-2個點就好,中間多安排休息。善用捷運站裡的椅子讓長輩休息。
- 環境舒適優先:
跟著捷運找美食,真的是探索臺北最有效率又充滿驚喜的方式。從清晨的燒餅油條,到深夜的滷味攤;從廟口前的古早味麻糬,到百貨裡的精緻麵點;從河畔老街的傳統小吃,到巷弄裡的功夫雞湯。每一站下車,都像是開啟一個美味的寶盒。這些店家,有的名氣響亮需要耐心排隊,有的則是低調的在地心頭好。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用實在的食材和用心的手藝,餵飽了無數臺北人的胃與心。下次當你踏上臺北捷運,別只是低頭滑手機,抬頭看看路線圖,選一個站下車,開始你的味覺冒險吧!真正的臺北捷運美食精神,就在那隱藏在便捷交通網路下的,無限可能。記得穿雙好走的鞋,帶著一顆開放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