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禮拜的忙碌結束!每到週末,我的雙腳就好像裝了導航一樣,總是不由自主地往中央公園的方向走。你說為什麼?嘿嘿,當然是為了那一口口讓人魂牽夢縈的美食啊!身為一個土生土長、嗜吃如命的在地人,我覺得自己對中央公園美食的雷達特別敏銳。這裡可不是隻有幾家攤位那麼簡單,它根本就是一個臥虎藏龍的美食寶庫!從清晨趕著上班前匆匆帶走的暖心早餐,到深夜加班後撫慰心靈的宵夜,這裡通通能找到。每次走進這個區域,空氣裡那股混雜著各種香氣的味道,嗯⋯⋯就是幸福的味道!今天,我就豁出去,把我壓箱底、真心覺得值得一吃再吃的10家中央公園美食愛店,連同那些只有熟客才知道的點餐小撇步,一股腦兒全分享給你們啦!準備好你的胃,我們出發吧!
目錄
名單1:老張牛肉麵 (公園南路巷弄內)
每次想到要吃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牛肉麵,我的腦海中絕對第一個跳出「老張」!它就像中央公園美食裡的定海神針,幾十年風雨無阻地在那裡溫暖著大家的胃。
- 特色與亮點: 老張家的湯頭,必須用「熬出來的深情」來形容。老闆每天清晨五點不到就開始用大量牛大骨、牛腱心,加上祖傳祕方香料包,慢火細熬至少八個鐘頭。那湯色清澈卻又濃郁得化不開,喝一口,滿滿的膠質感和牛肉的鮮甜直衝腦門,溫潤醇厚,一點都不油膩燥口。重點是那紅燒的滋味,鹹香中帶著恰到好處的微辣,層次豐富極了!至於主角牛肉,老闆堅持選用帶筋的牛腱心部位,燉煮得軟爛入味卻又不失嚼勁,用筷子輕輕一夾就能分開,入口即化真的不誇張。麵條則是選擇了彈牙有勁道的手工寬麵,吸附湯汁的能力一流!(老闆說,祕訣在於麵條煮好後要迅速過冷水再回溫湯裡一下,口感才Q)。店裡永遠瀰漫著那股濃郁的牛肉香氣,光聞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 推薦理由: 我說它是中央公園美食的牛肉麵扛壩子,一點都不為過!湯頭濃郁卻不膩口,牛肉大塊軟爛份量足,吃起來超級滿足。味道數十年如一日地穩定,吃得出老闆對品質的堅持。這種傳統實在的好滋味,絕對值得你一試。價格嘛,雖然算不上最便宜,但以它的品質和份量來看,完全物超所值。
- 搭配建議: 經典組合絕對是「紅燒半筋半肉麵」配上幾碟清爽小菜,像是涼拌小黃瓜或滷海帶豆乾,再來一瓶冰涼的台灣啤酒!湯頭的濃郁搭配啤酒的清爽,絕配!(解膩又過癮)。或者,點一碗清燉的牛腱心麵,更能品嘗到牛肉原湯的清甜本味。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老張牛肉麵
- 地址: 公園南路(轉角處,認明藍色招牌)
- 價格區間: 牛肉麵 NT$180-NT$220
- 必點菜單: 紅燒半筋半肉麵(我的最愛!)、清燉牛腱心麵、滷味拼盤(豆腐、海帶、豆干必點)
名單2:李記胡椒餅 (公園東路與成功路口)
每次騎車經過公園東路和成功路那個飄著炭烤香的轉角,我的意志力就會瞬間瓦解。李記胡椒餅的香味,簡直就是無法抗拒的中央公園美食誘惑!特別是天氣微涼或下點小雨的時候,那個香氣更是致命吸引力。
- 特色與亮點: 遠遠就能看到那座燒得旺旺的古早味炭烤桶爐,老師傅熟練地拿著長鐵夾,翻動著貼在爐壁上一顆顆圓滾滾的生餅。這裡的胡椒餅,堅持使用傳統炭火烘烤,那種獨特的炭香氣是瓦斯爐完全無法取代的。餅皮烤得恰到好處,外層超級酥脆,咬下去會發出「喀滋」的聲音,內層卻又保持著麵皮的柔軟和嚼勁。內餡更是精彩!選用新鮮溫體豬的後腿肉,肥瘦比例抓得絕妙,加入大量宜蘭三星蔥末、胡椒粉、芝麻和獨家醬料醃製。一口咬下,熱騰騰的肉汁瞬間爆出,那種滾燙鮮甜的滋味,混合著蔥香、胡椒的微微辛辣和濃郁炭香,燙到舌頭也心甘情願!(小心燙口!但就是要趁熱吃才過癮)。
- 推薦理由: 這個經典的中央公園美食小吃,絕對是下午肚子小餓或下班解饞的首選!外皮酥脆、內餡爆汁、炭香撲鼻,現烤出爐的滋味無人能敵。用料實在又新鮮,肉汁飽滿,蔥花給得超大氣,每一口都超滿足。價格也合理,銅板價就能獲得大大的幸福感。缺點嘛,就是營業時間內永遠有人在排隊,特別是下班尖峰時間。有一次我貪心,想說一次買五個帶回家,結果冷掉再回烤,那個酥脆感就少了好多,香氣也淡了,真心建議還是現場吃掉最完美。
- 搭配建議: 很簡單,現烤出爐的胡椒餅配上一杯熱的無糖茶(鐵觀音或烏龍茶最搭),解膩又順口。或者搭配一杯古早味紅茶,也很對味!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李記胡椒餅
- 地址: 公園東路與成功路交叉口(三角窗位置)
- 價格區間: 胡椒餅 NT$55/個
- 營業時間: 下午2:00開始賣到晚上7:30(賣完提早收,週一公休)
名單3:阿婆古早味豆花 (公園西路傳統市場內)
夏天熱到快融化,或是吃完鹹食想來點甜的撫慰心靈時,我就會鑽進公園西路那個有點歷史的傳統市場裡,目標只有一個:阿婆那攤帶著歲月痕跡卻始終堅持好味道的古早味豆花。這可是許多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中央公園美食甜點記憶。
- 特色與亮點: 阿婆年紀大了,但手腳依舊俐落。她家的豆花,是用非基改黃豆遵循古法手工製作的,那股濃郁天然的豆香味,一吃就知道真材實料。豆花質地非常細緻綿密,口感滑順得像絲綢一樣,入口即化,帶著純粹溫和的豆香。糖水是熬煮得恰到好處的二砂糖水,甜度溫和不膩,完美襯托豆花的原味。配料選擇雖然簡單傳統,但每一樣都是阿婆自己熬煮的:煮得軟硬適中、粒粒分明的萬丹紅豆(甜而不爛);香Q有嚼勁的粉圓;以及我最愛、帶著淡淡焦糖香氣的軟嫩花生。看著阿婆熟練地從大木桶裡片出漂亮的豆花,再淋上糖水、鋪上滿滿的料,整個過程充滿人情味。有時候下午沒什麼人,阿婆還會跟我聊上幾句,很溫暖。
- 推薦理由: 在充斥化學添加劑的現代,阿婆的豆花絕對是清新脫俗的中央公園美食代表!豆花本身的豆香濃郁自然,配上簡單實在的配料,吃得出純粹的傳統好滋味。特別是夏天來上一碗冰涼的,那種沁人心脾的舒服感,真的難以形容。價格超級親民,用料卻一點都不馬虎。除了冬天太冷或颳風下雨,阿婆幾乎全年無休,是市場裡的溫暖存在。唯一的小遺憾是環境就是傳統市場的樣貌,追求網美店風格的可能會猶豫一下。
- 搭配建議: 炎炎夏日當然是來碗「冰豆花」配「綜合料」(紅豆+粉圓+花生),消暑解膩一級棒!冬天則可以選擇熱呼呼的燒仙草或花生湯,一樣暖胃暖心。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阿婆古早味豆花
- 地址: 公園西路傳統市場內(靠近生鮮區入口第三攤)
- 價格區間: 豆花 NT$45-NT$55(加料價格)
- 營業時間: 早上10:00 – 晚上7:00(市場公休日休息 )
名單4:公園口魯肉飯 (中央公園正門口對面)
說起最能代表台灣庶民美味的中央公園美食,魯肉飯絕對榜上有名。而在公園門口對面那家不起眼的小店「公園口」,是我心中完美的平民美食典範。
- 特色與亮點: 公園口的魯肉飯,靈魂就在那一鍋黑金發亮、香氣逼人的滷汁!老闆每天選用肥瘦相間的新鮮豬頸肉(俗稱「松阪肉」部位)切成小丁,加上新鮮紅蔥頭爆香,加入醬油、冰糖和獨家香料包,慢火細熬好幾個小時。那滷汁呈現深邃迷人的醬色,充滿膠質,鹹、香、甜三味平衡得極好,帶著濃濃的古早味。重點是它吃起來完全不油膩,拌入熱騰騰、粒粒分明的白飯裡,每一顆米飯都均勻裹上香濃的滷汁,閃著誘人的光澤。配上一顆淋上醬油膏的半熟荷包蛋(蛋黃流出來拌飯,人間美味!),再搭上醃製得脆脆爽口的黃蘿蔔片,簡單卻讓人回味無窮。店裡永遠飄著那鍋滷肉的香氣,聞到就餓了。
- 推薦理由: 這碗魯肉飯,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簡單中的不簡單」,是中央公園美食圈裡不能錯過的經典。滷汁香濃不死鹹,膠質感豐富卻不油膩,豬肉丁軟嫩入味,白飯煮得恰到好處。半熟蛋黃拌飯的組合更是銷魂。價格超級實惠,銅板價就能飽餐一頓,難怪用餐時間總是一位難求。我特別喜歡當早餐吃,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 搭配建議: 經典吃法就是「魯肉飯+荷包蛋(半熟)+油豆腐+白菜滷」。再點一碗熱騰騰的「綜合丸湯」(貢丸+魚丸),清爽解膩。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公園口魯肉飯
- 地址: 中央公園正門對面(招牌不大,認人潮就對了)
- 價格區間: 魯肉飯小碗 NT$30 / 大碗 NT$45;荷包蛋 NT$15;湯品 NT$30-NT$45
- 必點菜單: 魯肉飯(必加荷包蛋!)、油豆腐、白菜滷、綜合丸湯
名單5:陳記涼麵 (公園北路巷子裡)
天氣一熱,胃口就變得挑剔,熱騰騰的東西根本吞不下。每到這種時候,我就會自動導航到公園北路那條安靜巷子裡的「陳記涼麵」,這家店絕對是夏日中央公園美食的救星!
- 特色與亮點: 陳記的涼麵,最讓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碗獨門調製的「麻醬醬汁」。完全顛覆市面上常見那種死鹹或過於濃稠的麻醬。老闆使用上等芝麻醬為基底,加入蒜泥、醬油、烏醋、糖,還有一點點提味的神祕香料(我猜有花椒油?),最後用冷開水仔細調開。醬汁呈現漂亮的淺咖啡色,質地非常滑順細膩,略帶流動性但濃郁度絲毫不減,鹹、酸、甜、麻、香五種味道融合得超級完美!麵條選用口感絕佳的細扁黃麵,煮好後快速過冷河降溫,再拌上少許香油防止沾黏,確保根根分明、Q彈爽口。吃之前,淋上滿滿的醬汁,再撒上大量新鮮的小黃瓜絲(超級清脆爽口),攪拌均勻後入口,那股芝麻香混合著蒜香、微酸微甜微麻的滋味,瞬間喚醒沉睡的味蕾,清爽開胃到不行!(怕蒜味重的可以請老闆少加一點)。
- 推薦理由: 這是我在中央公園美食圈裡吃過最清爽、醬汁調味最高分的涼麵!醬汁香濃滑順不膩口,鹹甜酸麻比例調得極好,完全不會有膩感或吃完口乾舌燥的問題。麵條Q彈有勁,小黃瓜絲給得超大方,新鮮爽脆。無論是炎熱夏季沒胃口,還是午餐想吃點清爽無負擔的,選它就對了。唯一的挑戰是夏天中午排隊人龍有點長,要有點耐心。
- 搭配建議: 涼麵的最佳拍檔當然是「味噌綜合湯」(裡面有貢丸、豆腐、小魚乾),鹹香溫熱的湯品和冰涼的涼麵形成完美對比。愛吃辣的,一定要加他們自製的辣椒醬,香辣夠勁!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陳記涼麵
- 地址: 公園北路(巷口有綠色招牌)
- 價格區間: 涼麵(大)NT$65 / (小)NT$55;味噌綜合湯 NT$40
- 營業時間: 早上7:00 – 下午2:00(賣完提早收,週日公休)
名單6:無名鹹酥雞攤 (公園南側郵局旁騎樓下)
夜深了,肚子咕嚕咕嚕叫,嘴巴饞得要命?這時候,我的宵夜雷達就會鎖定公園南側郵局旁騎樓下那個沒有招牌、只有香味驚人的「無名鹹酥雞攤」。它是許多夜貓族心目中中央公園美食的深夜救贖!
- 特色與亮點: 老闆夫婦動作超俐落,攤位看起來雖然簡單,但生意好得不得了。這裡好吃的祕訣,首推「新鮮現炸」和「獨家醃料」。食材種類超級豐富,從基本的鹹酥雞、魷魚、甜不辣、米血、四季豆、芋頭籤,到比較少見的雞屁股(七里香)、雞皮、三角骨等等應有盡有。老闆醃製鹹酥雞的醬料很特別,不死鹹,帶點微甜的蒜香,醃得夠入味。炸功更是一流!油溫控制得當,瀝油也瀝得乾爽。炸出來的東西顏色金黃誘人,口感外酥內嫩(雞肉多汁),重點是「完全不油膩」!記得一定要加他們特製的九層塔和生蒜片一起爆香(靈魂所在,香氣爆炸!),再撒上胡椒鹽和一點點辣椒粉。那一大包熱騰騰、香氣撲鼻的鹹酥雞拿在手上,就是深夜裡最簡單直接的幸福。缺點是偶爾人多要等比較久,而且老闆放鹽下手有時會略重一點點,建議可以主動說「胡椒鹽少一點」。
- 推薦理由: 這攤絕對是中央公園美食圈裡最強宵夜選擇之一!炸物新鮮選擇多,炸功超讚,外酥內嫩不油膩。獨特的醃料風味和爆炸香的九層塔蒜片是關鍵。價格公道,份量實在。深夜晚歸或朋友聚會想吃點罪惡美食,買它就對了。對了,他們家的「炸銀絲卷」淋上煉乳也很邪惡好吃!
- 搭配建議: 當然是一大包綜合炸物(雞肉、魷魚、甜不辣、四季豆或花椰菜必點)配上一大罐冰涼的台啤或無糖茶!邊追劇邊吃,人生享受。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無名鹹酥雞攤(認郵局旁騎樓、人潮和香氣)
- 地址: 公園南側
- 價格區間: 鹹酥雞 NT$60 / 份;其他炸物 NT$20-NT$60不等
- 營業時間: 晚上6:30 – 凌晨1:00(賣完為止)
名單7:鼎記小籠湯包 (公園商圈二樓美食街)
有時候想吃點精緻、有質感的小點心,特別想招待外地朋友時,我會帶他們到公園商圈二樓美食街的「鼎記小籠湯包」。這裡的小籠包確實有兩把刷子,算是中央公園美食中比較精緻派的代表。
- 特色與亮點: 鼎記主打的就是現點現蒸、皮薄餡多湯汁滿的「小籠湯包」。師傅都是隔著透明玻璃現場手工包製,動作流暢,看著也是一種享受。他們的湯包皮擀得極薄,近乎透明卻又非常有韌性,夾起來時沉甸甸的,可以清楚看到裡面晃動的湯汁。內餡選用豬前腿肉和豬皮凍,調味恰到好處,鹹鮮適中。最精彩的莫過於咬開瞬間噴湧而出的滾燙湯汁!那湯汁清澈鮮甜,融合了豬肉的鮮美和皮凍的膠質,超級滿足。搭配店家提供的細薑絲和鎮江醋,更能提鮮解膩。除了招牌原味,蟹粉湯包也頗受好評,蟹黃香氣很足。環境在美食街裡算乾淨舒適,有冷氣,適合坐下來慢慢品嘗。
- 推薦理由: 在中央公園美食範圍內,想吃有水準的小籠湯包,鼎記是值得信賴的選擇。皮薄不易破,湯汁豐富鮮美,內餡紮實鮮甜。用餐環境較為舒適,服務也相對周到(以美食街來說)。非常適合帶外縣市朋友來體驗台灣的經典湯包美味。價格稍高,但品質對得起價格。(以美食街價位來說合理)
- 搭配建議: 點一籠「招牌小籠湯包」或「蟹粉小籠湯包」,搭配清爽的「涼拌雲耳」或「醉雞」,再來一碗「酸辣湯」或「蝦仁蒸餃」,就是完美的一餐。記得薑絲和醋是絕配!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鼎記小籠湯包
- 地址: 公園商圈二樓美食街(編號B05)
- 價格區間: 小籠湯包(8顆) NT$180-NT$280;其他點心 NT$80-NT$150
- 必點菜單: 招牌小籠湯包、蟹粉小籠湯包、涼拌雲耳、酸辣湯
名單8:小確幸車輪餅 (公園兒童遊戲場旁小攤)
帶小朋友來中央公園放風,或是下午想來份甜蜜的小點心時,兒童遊戲場旁那個飄著香氣的「小確幸車輪餅」小攤,總是能吸引我的腳步。現烤出爐的車輪餅,真的是簡單又幸福的中央公園美食。
- 特色與亮點: 老闆娘總是笑咪咪的,動作很專注。攤位雖小,但堅持現點現烤,保證拿到手上都是熱騰騰的。外皮烤得恰到好處,邊緣帶著一圈迷人的焦糖色澤,口感是酥脆中帶著軟Q,麵粉和雞蛋的香氣很足。內餡的口味選擇不少,而且都是真材實料:招牌「奶油卡士達」滑順香濃,奶香十足;「紅豆」熬煮得綿密不甜膩,還吃得到顆粒感;「芋頭」更是真材實料,吃得到芋頭塊和纖維,香氣天然;鹹口的「蘿蔔絲」也很受歡迎,鹹香爽脆。我最驚豔的是「珍珠奶油」口味,Q彈的黑糖珍珠配上香滑奶油,口感層次豐富有趣!看著老闆娘仔細地把滿滿的餡料填入餅皮中,那種期待感也是樂趣之一。
- 推薦理由: 這攤車輪餅是中央公園美食裡的暖心小確幸!外皮烤得香酥,內餡飽滿實在用料佳,甜度控制得宜不會膩。現烤熱騰騰的吃最美味,看著小朋友滿足的笑臉更是無價。價錢非常親民,當下午茶點心或孩子放學後的獎勵都超棒。缺點是假日人多時要等,而且口味賣完就沒了(尤其是限量口味)。
- 搭配建議: 選2-3個喜歡的口味(甜鹹各一也不錯),配上一杯古早味紅茶或鮮奶茶,就是完美的午後點心組合!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小確幸車輪餅
- 地址: 中央公園兒童遊戲場旁(靠近沙坑區)
- 價格區間: 車輪餅 NT$25-NT$35 / 個(珍珠奶油NT$35)
- 人氣口味: 奶油卡士達、紅豆、芋頭、珍珠奶油、蘿蔔絲
名單9:芒果恰恰冰館 (公園西路底)
台灣的夏天怎麼能少了芒果冰?在公園西路底,「芒果恰恰冰館」可是許多芒果控每年夏天必定報到的聖地!那滿滿的、金黃色的新鮮芒果堆在雪花冰上的畫面,光看就消暑一半,絕對是季節限定的夢幻級中央公園美食。
- 特色與亮點: 這家店的靈魂就是「愛文芒果」!老闆對芒果品質非常講究,堅持使用屏東枋寮或台南玉井的當季新鮮愛文芒果。他們的招牌「芒果雪花冰」,基底是牛奶雪花冰,口感超級細緻綿密,帶著濃濃奶香。重點是上面鋪得滿滿的、切得又厚又大的新鮮芒果塊(絕對不手軟),每一口都充滿了陽光般的甜蜜滋味和濃郁果香。旁邊還會附上一球手工芒果冰淇淋(真材實料,芒果味濃)和淋上特製芒果漿(增添風味層次)。如果還嫌不夠,「超級芒果冰」更是豪華,除了上述配料,還加了芒果青(情人果)和芒果奶酪,一次滿足所有芒果渴望!店內環境明亮舒適,冷氣開放,是躲避夏日豔陽的好地方。
- 推薦理由: 夏天來中央公園美食圈,不吃一碗芒果恰恰的芒果冰怎麼行?新鮮愛文芒果品質優良,份量超有誠意!牛奶雪花冰細緻綿密,芒果冰淇淋和醬汁畫龍點睛。環境乾淨舒適,是炎熱午後的最佳避暑享甜點去處。雖然是季節限定(大約5月-9月),但抓住了夏天的精髓。價格稍高,但看到那滿滿的芒果山,就覺得值得。(季節限定,要吃趁早!)
- 搭配建議: 直接點「招牌芒果雪花冰」或挑戰「超級芒果冰」就對了!可以2-3人分食一份,份量不小。搭配清爽的無糖綠茶或冰水更解膩。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芒果恰恰冰館
- 地址: 公園西路
- 價格區間: 招牌芒果雪花冰 NT$180;超級芒果冰 NT$250
- 營業時間: 下午1:00 – 晚上9:30(芒果產季限定)
名單10:老地方迷你火鍋 (公園東路巷內)
天氣轉涼,或是突然很想吃點熱呼呼的東西暖暖身子時,我就會鑽進公園東路巷子裡的「老地方迷你火鍋」。這種個人小火鍋,真的是方便又療癒的中央公園美食好選擇。
- 特色與亮點: 老地方提供多種湯底選擇,從清爽的「昆布柴魚」、「日式味噌」,到濃郁的「藥膳養生」、「韓式泡菜」、「川味麻辣」、「牛奶起司鍋」應有盡有,滿足不同口味需求。湯頭都是店家每日新鮮熬煮,不是用現成粉包泡的,喝得出用心。我個人偏愛「藥膳養生鍋」,湯頭溫潤甘甜,帶有淡淡中藥香氣,喝了身體很舒服。他們家的菜盤非常豐富新鮮,葉菜類清洗得很乾淨,還有玉米、芋頭、南瓜、菇類、豆腐、豆皮、丸子、蟹肉棒等多樣配料。肉盤份量也給得頗大方,豬肉片油脂分布均勻涮起來嫩,牛肉片品質也不錯。附餐有白飯、冬粉、王子麵或雞蛋可選。醬料區選擇多,可以自己調配喜歡的味道。環境雖然不大,但乾淨整潔,一人一鍋吃起來自在無負擔。
- 推薦理由: 想吃鍋又不想揪人、不想花大錢時,老地方迷你鍋就是中央公園美食裡的溫暖慰藉!湯底選擇多樣且用心熬煮,菜盤新鮮豐富,肉盤品質不錯份量足。價格合理(約NT$230-NT$280就有豐富的一鍋),CP值高。用餐環境舒適乾淨,一個人也能輕鬆享受小火鍋的樂趣。冬天來吃特別溫暖滿足。缺點是晚餐時間常需要小排隊。
- 搭配建議: 選自己喜歡的湯底(昆布清爽,麻辣過癮,藥膳養生),搭配一份豬肉或牛肉盤,附餐選白飯或冬粉。記得去醬料區調一碟自己喜歡的沾醬(沙茶+蒜泥+蔥花+辣椒+蘿蔔泥+醬油是經典組合)。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老地方迷你火鍋
- 地址: 公園東路(巷口有招牌)
- 價格區間: 個人鍋 NT$230-NT$320(依肉品和湯底不同)
- 人氣湯底: 藥膳養生鍋、川味麻辣鍋、牛奶起司鍋
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和實用資訊,幫你更快掌握重點!
問題類型 | 問題 | 我的經驗談 |
---|---|---|
覓食時間 | 什麼時間去中央公園美食圈最適合? | 避開尖峰絕對是上策!早餐店7-9點、午餐11:30-1:00、晚餐5:30-7:00人都超多,有些熱門店像涼麵下午兩點前就賣光了。想吃特定店,最好先查清楚營業時間。宵夜攤則從晚上6點陸續開到深夜。 |
帶朋友推薦 | 想帶外縣市朋友嘗鮮,推薦哪三家最能代表中央公園美食? | 我的口袋名單是:李記胡椒餅(炭香爆汁超經典)、老張牛肉麵(湯頭濃郁代表台灣味)、鼎記小籠湯包(精緻點心體驗),這三家口味穩、評價高又有特色,適合當第一站。 |
素食友善 | 中央公園美食圈有沒有適合素食者的選擇? | 當然有!阿婆豆花(選不加料的清豆花+糖水)、陳記涼麵(醬汁本身是素的,確認不加蒜即可)、小確幸車輪餅(紅豆/芋頭/奶油口味通常都素食可食)。公園商圈美食街也常有素食專賣店。 |
CP值王者 | 預算有限時,哪些中央公園美食CP值最高? | 公園口魯肉飯(小碗30元就超滿足)、阿婆豆花(用料實在45元起)、小確幸車輪餅(25元起,現烤美味)。這幾個銅板價就能吃到道地好滋味。 |
深夜限定 | 半夜想吃東西,中央公園美食有什麼選擇? | 公園南側郵局旁的無名鹹酥雞攤(開到凌晨1點)是首選!公園東路巷口偶爾有深夜麵攤(要看運氣),部分便利商店也能解饞。 |
還在煩惱今天想吃什麼類型的中央公園美食?直接看這邊就對了!
類型 | 代表店家 | 特色亮點 | 適合時段 |
---|---|---|---|
經典小吃 | 李記胡椒餅、公園口魯肉飯、無名鹹酥雞攤 | 炭香爆汁、膠質滷肉飯、深夜炸物爽 | 下午點心、正餐、宵夜 |
麵食霸主 | 老張牛肉麵、陳記涼麵 | 濃郁湯頭牛肉麵、清爽開胃麻醬涼麵 | 午餐、晚餐(涼麵限午前) |
甜點時光 | 阿婆豆花、小確幸車輪餅、芒果恰恰冰館 | 綿密古早味豆花、現烤爆餡車輪餅、季節限定芒果山 | 下午茶、飯後甜點 |
精緻/飽足 | 鼎記小籠湯包、老地方迷你火鍋 | 湯汁滿溢小籠包、個人獨享小火鍋 | 正餐、朋友聚餐 |
1. Q:第一次去中央公園美食圈,有沒有建議的路線或攻略?
A: 建議從公園周邊開始繞!早餐可以衝「公園口魯肉飯」或「陳記涼麵」(早點去才不用排太久);中午想吃麵就去「老張牛肉麵」,想吃點心就排「李記胡椒餅」;下午甜點選「阿婆豆花」或「小確幸車輪餅」;晚餐考慮「鼎記小籠湯包」或「老地方迷你火鍋」;宵夜當然直奔「無名鹹酥雞攤」。記得穿雙好走的鞋,因為美食點分散在公園四周和巷弄裡(順帶消耗熱量!)。假日人潮洶湧,熱門店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
2. Q:中央公園美食有沒有比較少人知道、不用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隱藏好店?
A: 除了上面列的口袋名單,還有幾家我覺得很不錯但比較少被提及的:公園北側有一家開了很久的「阿嬤的麵線糊」,大腸處理得很乾淨,羹湯勾芡適中;公園西路靠近圖書館那邊有個小攤賣「古早味大腸包小腸」,米腸烤得香,蒜味香腸很夠味;另外,兒童遊戲場附近除了車輪餅,下午偶爾會有一個阿姨推車賣「手工地瓜球」,現炸的超級Q彈。這些通常排隊人潮少一點,可以碰碰運氣去找找看!
3. Q:去中央公園美食圈覓食,停車方便嗎?
A: 這個真的是痛點!公園周邊的路邊停車格一位難求,尤其用餐尖峰時段。建議可以:
- 利用中央公園地下停車場(付費),但假日也可能要排隊等車位。
- 停稍微遠一點的周邊巷弄(要注意紅黃線和時段),再步行幾分鐘過去。(當作吃美食前的運動?)
- 最推薦的方式:騎機車(找停車格相對容易)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公車、捷運),省去找車位的麻煩,吃得比較輕鬆愉快。
怎麼樣?看完我這份掏心掏肺的中央公園美食清單,有沒有讓你口水直流、躍躍欲試?這些都是我一步一腳印、用實際吃過的經驗累積出來的真心推薦。當然啦,口味是很主觀的東西,我覺得超好吃的,你可能覺得還好,這都很正常。比如鼎記的小籠包,我朋友就覺得湯汁夠但皮還可以再薄一點點;公園口的魯肉飯也有人偏好肥肉比例更高的傳統版本。美食的世界就是這樣有趣,永遠能找到不同的細節和驚喜。
我覺得探索中央公園美食最大的樂趣,不只在於食物本身的美味,更在於那份充滿人情味的日常感。看著阿婆認真片豆花的專注神情;聞著李記胡椒餅攤飄散出的炭火焦香;聽到老闆娘在涼麵攤吆喝著「下一位!」;甚至是深夜裡鹹酥雞攤前默默排隊的人龍…這些都是構成中央公園美食獨特魅力的重要元素。它們不僅餵飽了我們的胃,更溫暖了我們的生活片段。
下次當你路過中央公園,或是專程來覓食時,不妨放慢腳步,用鼻子嗅一嗅空氣中的線索,用眼睛觀察一下在地人的選擇。別只盯著網路上的排行榜,勇敢地去巷弄裡探險,說不定下一個讓你驚豔的中央公園美食隱藏版,就在轉角等著被你發現!記得,好吃的東西,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吃飽了,別忘了到公園裡散散步,享受一下難得的悠閒時光。祝你吃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