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好愛香草植物。那種隨手一摘,指尖留香,丟進鍋裡就化身美味魔法師的感覺,太迷人了!還記得第一次在花市買了盆薄荷,結果沒幾天就軟爛在塑膠盆裡的慘狀嗎?別笑,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臺灣的氣候,有時候對這些嬌客(或者其實是我們太嬌慣?)真的不太友善。高溫、潮溼、颱風、還有說來說來的午後雷陣雨,簡直是香草植物生存訓練營。但就是這份挑戰,加上成功後那份無與倫比的香氣與滿足感,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今天就來聊聊,在臺灣這個獨特的環境下,我們該怎麼和這些香草植物好好相處。
目錄
香草植物品種大觀園:誰是臺灣氣候的優等生?
走進花市或種苗行,琳琅滿目的香草植物總讓人眼花繚亂。但不是每一種都適合我們這裡的環境。別被它們綠油油的樣子騙了,有些是溫室寶寶,一曬臺灣的太陽就掛點。根據我這些年「養死」和「養活」的經驗(對,失敗是成功的養分嘛!),我整理了一份真心推薦的「臺灣友好型」香草植物清單:
- 九層塔 (羅勒): 這根本是臺灣之光!耐熱、耐溼、生長速度快到驚人。隨便插枝都能活。臺灣菜沒了它,味道少一半!強烈推薦給新手,保證成就感滿滿。(但開花要記得摘掉,不然葉子會變小變苦)
- 薄荷: 種類超多,巧克力薄荷、胡椒薄荷、蘋果薄荷... 各有特色。它喜歡喝水,夏天放半日照或散射光處比較安全,全日照容易曬到「脫水」。擴張性超強,最好盆栽種植,不然你家院子可能會被它攻佔!泡茶、調酒、甜點裝飾,萬用好幫手。
- 迷迭香: 愛死它的木質香氣了!烤雞、燉肉靈魂伴侶。相對耐旱,喜歡全日照和排水「超級好」的土壤。它最怕「腳溼溼」(爛根),所以盆土寧可幹一點。夏天太悶溼時,通風是保命關鍵。我曾經在連續大雨後損失好幾盆,心在淌血啊!
- 到手香 (左手香): 這傢伙簡直是為臺灣溼熱天量身訂做的!超級耐命,耐陰也耐曬,少澆水多澆水好像都不太會死?葉片厚厚的,觸感特別。傳統上用來止咳化痰(老人家都這樣說),但我主要是欣賞它強韌的生命力和獨特的氣味(有人愛有人怕)。
- 芳香萬壽菊: 名字聽起來很貴氣,但其實超好養。開著漂亮的小黃花,葉子有百香果的香氣!驅蟲效果聽說不錯(蚊子不太愛靠近它),生長旺盛,耐修剪。泡茶有股獨特的香甜味。
- 檸檬香蜂草: 葉片揉一揉,滿手檸檬清香!喜歡溼潤和半日照,夏天避開正午強光。它會抽長開小白花。泡茶超級清新解膩,心情煩躁時聞一聞也很舒壓。不過,它也是擴張高手,盆栽為佳。
- 香茅: 東南亞料理必備!需要大空間(盆子或地植),全日照,愛喝水。它的驅蚊效果我覺得...嗯,見仁見智啦,種一大叢可能有用?但拿來煮湯、泡茶真的很贊。
- 蝦夷蔥 (細香蔥): 細細長長的管子葉,開可愛的紫色絨球花。喜歡冷涼,但在臺灣平地,秋冬到春天是它的主場。夏天就...讓它休息吧,放在涼爽遮陰處。剪葉子當蔥花用,漂亮又提味。
- 奧勒岡 / 俄力岡: 披薩、義大利麵的經典香料。喜歡全日照和排水好的環境。耐旱能力中等,別讓它乾過頭。在臺灣,把它當半日照或避開西曬種植,成功率高很多。香氣濃郁,一點點就很夠味。
- 鼠尾草: 灰綠色的葉子很有質感。也是喜歡陽光和排水好的主。比較怕溼熱,夏天要特別注意通風和控水。有許多觀賞品種,紫色花的很漂亮。烹飪用的話要注意品種,不是所有都適合吃喔。
香草名稱 | 耐熱性 | 耐濕性 | 光照需求 | 澆水需求 | 土壤排水要求 | 推薦指數 (新手友善) |
---|---|---|---|---|---|---|
九層塔 (羅勒) | ★★★★☆ | ★★★☆☆ | 全日照至半日照 | ★★★★☆ (中高) | ★★★☆☆ (中等) | ★★★★★ |
薄荷 | ★★★☆☆ | ★★★★☆ | 半日照至散射光 | ★★★★★ (高) | ★★☆☆☆ (需保水) | ★★★★☆ |
迷迭香 | ★★★☆☆ | ★☆☆☆☆ | 全日照 | ★★☆☆☆ (低) | ★★★★★ (極高) | ★★★☆☆ |
到手香 (左手香) | ★★★★★ | ★★★★★ | 耐陰至全日照 | ★★★☆☆ (少至中) | ★★☆☆☆ (不挑) | ★★★★★ |
芳香萬壽菊 | ★★★★☆ | ★★★☆☆ | 全日照至半日照 | ★★★☆☆ (中) | ★★★☆☆ (中等) | ★★★★☆ |
檸檬香蜂草 | ★★★☆☆ | ★★★☆☆ | 半日照 | ★★★★☆ (中高) | ★★★☆☆ (中等) | ★★★★☆ |
香茅 | ★★★★☆ | ★★★★☆ | 全日照 | ★★★★☆ (中高) | ★★★☆☆ (中等) | ★★★☆☆ (需空間) |
蝦夷蔥 (細香蔥) | ★★☆☆☆ (夏弱) | ★★★☆☆ | 全日照至半日照 | ★★★☆☆ (中) | ★★★☆☆ (中等) | ★★★★☆ (秋冬春) |
奧勒岡 / 俄力岡 | ★★★☆☆ | ★★☆☆☆ | 全日照(避西曬) | ★★☆☆☆ (低至中) | ★★★★☆ (高) | ★★★☆☆ |
鼠尾草 | ★★☆☆☆ | ★☆☆☆☆ | 全日照 | ★★☆☆☆ (低) | ★★★★★ (極高) | ★★☆☆☆ |
(推薦指數說明: ★越多越適合新手在臺灣環境嘗試)
(光照需求強調: 粗體表示該項要求相對嚴格,沒滿足容易出問題)
實在話:很多標榜「地中海香草」的在臺灣就是比較難搞(看著你,薰衣草、百里香某些品種),溫帶草本(像蒔蘿、香菜)夏天也容易抽薹開花變老。先從上面這些「耐操」的品種入手,信心建立了,再去挑戰高難度吧!種死了也別太難過,大家都經歷過。
打造香草植物的理想窩:環境是關鍵中的關鍵
種香草植物,不是挖個洞埋下去澆澆水就完事。給它對的環境,它會用茂盛的生長和濃郁的香氣回報你。臺灣環境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大家一定異口同聲:溼熱!
- 陽光:大部份香草植物是陽光控! 至少需要 4-6小時 的直射光。特別是迷迭香、奧勒岡、鼠尾草這類木本型的,陽光不足會長得瘦弱、枝條徒長、香氣淡薄,而且更容易生病。九層塔、薄荷、到手香、芳香萬壽菊對光照適應力強些,半日照也行,但陽光多點絕對長得更好更香。觀察你家陽臺、窗邊、頂樓,哪個位置曬得到太陽最久?那就是香草植物的首選寶地。
- 通風: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悶熱不通風,是香草植物的頭號殺手,尤其是夏天。為什麼?潮溼的空氣凝滯不動,病菌最愛這種環境,白粉病、葉黴病馬上找上門(葉子上上一層白粉或黑黑的黴斑,看了就心痛)。枝葉太密也會阻礙通風。所以,盆栽別擺得太擠,定期修剪過密的枝葉,讓風能在植株間流動。如果能放在開放式陽臺、頂樓或庭院通風處,絕對勝過密閉的窗臺。
- 避雨:夏天的午後雷陣雨是雙面刃! 雨水本身是好的(天然軟水),但臺灣的暴雨常常又急又猛,盆土瞬間吸飽水,加上雨後太陽一曬,那個蒸騰的溼熱感... 對很多怕溼的香草植物(迷迭香、鼠尾草、某些薄荷)簡直是致命組合!根系悶著無法呼吸,爛根隨之而來。我的經驗是:盆栽的話,夏天最好能移到淋不到雨但曬得到太陽的地方(像雨遮下、陽臺內側),或者乾脆在暴雨前先搬進來躲一下。地植的話,選擇地勢較高不易積水的位置,土壤改良格外重要。
- 空間:給它長大的餘裕! 別把香草塞在小不拉嘰的盆子裡。根系需要空間伸展,植株才能長得健康強壯。像九層塔、薄荷、香茅這種生長快速的,一開始就可以用大一點的盆(直徑20-30公分以上)。迷迭香、鼠尾草雖然長得慢,但根系也深,建議用深一點的盆。
種植方法 Step by Step:從選苗到安家
準備好環境,終於要動手種了!是買種子還是買幼苗?盆器怎麼選?土要用哪種?別急,一步步來:
- 取得香草:推薦從「苗」開始!
- 買苗: 最快最方便,適合新手。花市、園藝店、甚至有些超市都有賣盆栽香草植物。挑選重點:葉子翠綠有精神、枝幹粗壯(別選瘦高徒長的)、檢查葉背和根部(有無病蟲害?根系是否健康,不要滿盆根都擠出來或發黑)。買回家先放通風陰涼處適應一兩天再換盆或正常日照。(真心話:有些大賣場的香草苗,環境很差,買回來很容易掛,寧願多花點錢去專業點的店買!)
- 扦插: 省錢又有趣!像薄荷、九層塔、到手香、芳香萬壽菊、檸檬香蜂草,隨便剪一段 10-15公分 健康、半木質化的枝條(頂端的嫩枝成功率更高),去掉下方葉子,插進乾淨的水裡(水髒了要換)或直接插在微溼的培養土中,放在明亮無直射光處,保持介質溼潤,通常 1-2周 就會長根了。(成就感爆表!我家的薄荷大軍都是這樣來的。)
- 播種: 需要多點耐心。九層塔、蝦夷蔥、奧勒岡、香菜等比較適合從種子開始。注意發芽溫度(有些需要涼一點),用細緻的播種土,保持溼潤但別積水。發芽後要逐漸接受光照,不然會徒長成豆芽菜。等長出幾片真葉後再移苗。
- 選擇盆器:排水孔是生命線!
- 絕對要有排水孔! 這點超重要,沒排水孔的容器再漂亮也別拿來種香草植物(除非你精通控水,但何必自找麻煩?)。
- 材質不拘: 塑膠盆(輕便便宜)、陶盆/素燒盆(透氣性好,幫助土壤乾溼迴圈,但較重易碎)、水泥盆、木箱... 都可以。重點是大小要合適。太小限制生長,太大則盆土乾得慢,容易爛根。
- 建議尺寸: 一般草本香草(九層塔、薄荷等),初期可用約 15-20公分 直徑盆,隨著生長換到 25-30公分 以上。木本香草(迷迭香、鼠尾草)一開始就可以用 直徑20-25公分以上、深度足夠 的盆。
- 群植: 可以將習性相近的香草種在一個大盆或長條盆裡(例如:幾種薄荷混種,或九層塔+到手香),但要預留生長空間,避免太擁擠影響通風。
- 調配土壤:香草討厭爛腳丫! 香草植物絕大多數都怕「淹水」爛根。它們喜歡的是疏鬆、排水快、透氣性佳的土壤。(這點跟種菜很不一樣!)
- 絕對避免: 只用田土、黏性重的園土或純粹的培養土(市售培養土通常太保水)。
- 黃金配方(我的懶人法):
- 基底: 市售優質「培養土」 或 泥炭土 (約佔 50-60%)
- 增加排水透氣: 珍珠石 或 粗砂 (約佔 20-30%) - 這是關鍵!幫助水分快速流走,讓根系呼吸。
- 增加肥份: 腐熟的堆肥 或 有機質肥料 (如:雞糞肥、蚯蚓糞肥,約佔 10-20%) - 提供基礎養分。
- 簡單的比例參考: 培養土:珍珠石:堆肥 = 5 : 3 : 2 (體積比)。可以依你種的香草特性調整,像迷迭香、鼠尾草這類超級怕溼的,珍珠石比例可以提高到 40%。
- 盆底墊東西: 在盆底鋪一層約 2-3公分 的發泡煉石、碎瓦片或小石頭,再倒入土壤,可以加強排水,避免排水孔堵塞。
- 種植小撇步:
- 如果是買來的苗,小心從軟盆中取出,稍微撥鬆一下糾結的根系(如果根太密的話)。
- 在裝好土的盆中挖個洞,把植株放進去,深度約和原來差不多(別埋太深)。
- 周圍填滿土,稍微壓實(別太用力),讓植株穩固。
- 澆透定根水: 種好後,充分澆水直到水從盆底流出,讓土壤與根系緊密接觸。
- 剛種好先放在明亮但無直射強光的地方几天,讓它適應一下,之後再移到預定的日照位置。
日常照顧:細水長流的呵護
把香草植物安頓好,接下來就是日常相處了。它們不算太嬌氣,但掌握幾個重點,會讓它們活得更好更香:
- 澆水:寧乾勿溼,乾透澆透! 這是照顧香草植物最重要也最容易出錯的一環!
- 怎麼判斷該澆水了? 別看土表乾就澆!最簡單的方法:把手指 插入土中約第二指節深 (2-3公分),感覺土壤是否「乾燥」。如果是,就可以澆水了。或者,感覺盆子變輕很多(這需要經驗)。
- 澆水方法: 用長嘴澆水壺,緩緩地、均勻地澆,直到水從盆底大量流出。這樣才能確保整個盆土都被溼潤,根系往下生長去找水。忌諱只澆一點點,只溼表土,下面還是乾的。(澆半截水是很多人種不好的原因)
- 頻率? 沒有固定答案!看天氣(晴天?雨天?熱?冷?)、看盆子大小、看植物種類、看擺放位置。夏天可能 1-2天 就要澆一次(甚至更頻繁),冬天可能 一週以上 才需要澆。絕對不能死背「幾天澆一次」!
- 怕溼的香草 (迷迭香、鼠尾草、奧勒岡): 等土壤 乾透 再澆。它們很耐旱,澆多反而害死它。
- 愛水的香草 (薄荷、檸檬香蜂草): 土壤 表面微乾或略乾 就可以澆水,保持溼潤(但並非積水)。
- 夏天 vs. 冬天: 夏天蒸發快,澆水頻率自然高;冬天生長慢,蒸發慢,要減少澆水。
- 早晚澆? 夏天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澆水,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溫高易傷根)。冬天則可選較溫暖的白天澆。
- 施肥:少量多次,有機優先! 香草植物主要是採收葉子,我們希望它葉子茂盛、香氣足。它們不需要像蔬果那樣重肥,但適量施肥能讓長勢更好。
- 原則:薄肥勤施。 寧願濃度低一點、頻率高一點,避免一次下重肥燒根。
- 肥料選擇: 推薦使用 有機質肥料!像腐熟的堆肥、雞糞肥、蚯蚓糞肥、海藻精、液態魚精等。這些肥料溫和,還能改善土壤。化學的「葉肥」或「生長肥」也可以,但要 嚴格按照說明稀釋(甚至再稀釋一點),次數也別太頻繁( 1-2個月一次 就夠了)。
- 施肥時機: 在 生長旺盛期(春、秋) 施肥效果最好。夏天太熱、冬天太冷時,生長停滯,就別施肥了。剛換盆、生病或狀態不佳時也別施肥。
- 採收前: 如果是要採收食用,建議採收前 一週到兩週 不要施肥,避免殘留肥料味或有機肥未完全分解的疑慮。
- 修剪與採收:越剪越旺,越摘越多! 修剪是維持香草植物健康型態、促進分枝、防止老化開花(某些品種開花後葉子會變少變老)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享受成果的時候!
- 促進分枝: 當植株長到一定高度(約 15-20公分 左右),可以 摘心,也就是把最頂端的嫩芽掐掉。這樣會促使它從下面葉子的地方長出新的側枝,讓整株更茂密,而不是傻傻地一直往上衝變成一枝獨秀。(這招對九層塔、薄荷、羅勒超有效!)
- 採收: 別一片一片拔!這樣效率差又傷植株。最好的方法是 整枝剪下。用乾淨剪刀,從你想要的位置(通常是分枝點上方或葉節上方)剪下需要的枝條。這樣採收量多,還能順便幫植株塑形,促進更多新枝從剪口下方長出來。採後植株會刺激生長,越採它長越快(當然要給它恢復的時間和養分)。
- 去除老葉枯枝: 定期把底部老化變黃的葉子、枯萎的枝條剪掉,保持植株內部通風良好,減少病蟲害滋生。
- 開花控制: 像九層塔、薄荷、蝦夷蔥等,開花會讓葉子變小、味道變差,甚至植株停止生長。所以看到花苞冒出來,儘快摘掉!除非你想留種子或欣賞花朵(像蝦夷蔥的花其實很可愛)。(迷迭香、薰衣草開花很美,不一定要摘)
- 強剪更新: 如果植株長得太大、太亂或下半部光禿禿的(像薄荷、到手香),可以在 春秋季 進行一次較重的修剪,留下靠近基部 5-10公分 的健康枝條,讓它重新萌發新芽,煥然一新。剪下來的枝條正好拿來扦插或做菜!
排名 | 香草名稱 | 最愛應用方式 | 獨特風味描述 | 料理搭配建議 |
---|---|---|---|---|
1 | 九層塔 | 三杯雞、炒蛤蜊、打拋豬、鹽酥雞 | 濃郁強烈的八角茴香氣息,臺式料理靈魂 | 海鮮、肉類、快炒菜 |
2 | 迷迭香 | 烤雞腿/羊排/馬鈴薯、浸漬橄欖油 | 強烈松木香,帶點辛辣感,餘韻悠長 | 紅肉、根莖類蔬菜、麵包 |
3 | 薄荷 | 越南春捲、莫希託 (Mojito)、甜點裝飾 | 清新沁涼,提振醒腦 | 東南亞菜、飲品、甜點、沙拉 |
4 | 奧勒岡 | 番茄肉醬義大利麵、披薩、希臘沙拉 | 溫暖略帶辛辣,有點胡椒和甜味的複雜感 | 義大利麵、披薩、番茄醬汁 |
5 | 蝦夷蔥 | 炒蛋、馬鈴薯沙拉、濃湯點綴 | 溫和的蔥蒜味,比一般蔥細緻 | 蛋料理、沙拉、湯品、沾醬 |
6 | 檸檬香蜂草 | 熱/冷泡茶、水果沙拉、醃製魚肉 | 清爽檸檬香,無酸澀感,舒緩放鬆 | 飲品、甜點、魚類、沙拉 |
7 | 芳香萬壽菊 | 單獨泡茶、甜點香氛 | 強烈百香果/糖果般的甜蜜香氣 | 花草茶、甜點裝飾 |
8 | 到手香 | 止咳化痰飲 (傳統)、較少直接入菜 | 濃郁特殊藥草氣息 | 藥用為主,烹飪較少見 |
*(註:此排名純屬個人偏好,依據使用頻率和喜愛程度)*
注意事項:避開這些地雷區!
種久了,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分享一些我踩過的坑,希望大家能避開:
- 病蟲害防治:預防勝於治療!
- 通風!通風!通風! 再說一次,環境通風是預防病蟲害最根本的方法。悶溼最容易出問題。
- 常見病害:
- 白粉病: 葉面出現白色粉狀物。好發於潮溼不通風環境。輕微時可剪除病葉加強通風。可用稀釋的 小蘇打水 或 窄域油 噴灑防治。(我的薄荷常中獎,煩死了!)
- 葉黴病/灰黴病: 葉片出現水浸狀斑點,後轉褐色或灰色,長黴。通常因淋雨或澆水過多溼度過高引起。立即移除病葉病枝,加強通風,避免葉片殘留水珠。藥劑防治較難。
- 常見蟲害:
- 蚜蟲: 綠色或黑色小蟲聚集在嫩芽、葉背吸汁液。數量少時可用 強力水柱沖掉。或用稀釋的 肥皂水、 苦楝油 噴灑。瓢蟲是它們的天敵!
- 粉介殼蟲: 白色棉絮狀小蟲,躲在葉背或莖幹交接處。難纏!可以用 酒精棉片 或 牙籤 仔細清除。嚴重時需用藥(如:礦物油)。
- 紅蜘蛛: 非常小的紅色或黃綠色蟎類,多在葉背,葉面會出現黃白色小點(類似針扎),嚴重時結細網。喜歡乾燥悶熱環境。增加空氣溼度(例如噴霧)有時有效。用 強力水柱沖洗葉背,或施用 苦楝油、 窄域油。(迷迭香在夏天室內窗邊特別容易得)
- 潛葉蠅: 幼蟲在葉片裡鑽隧道,形成彎曲的白色紋路。看到就把受害葉子摘掉銷燬。
- 儘量不用藥: 因為我們採收葉子食用,強烈建議優先使用物理防治法(水衝、手抓、修剪)和天然資材(肥皂水、苦楝油等)。化學農藥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且要注意安全採收期。
- 度夏與越冬:季節變換的考驗
- 可怕的臺灣夏天: 遮陰、避雨、通風 是三大關鍵!對於不耐熱的品種(如蝦夷蔥),移到涼爽通風散射光處(如北向陽臺內側),減少澆水頻率但別乾死(盆土乾得慢,手指確認再澆),絕對避免施肥。耐熱品種(九層塔、薄荷、到手香)也最好避開西曬,保持通風。
- 相對溫和的冬天 (北部較冷): 大部分香草植物在臺灣平地都能安全過冬。寒流來時,特別怕冷的(如芳香萬壽菊、檸檬香蜂草),可暫時移到避風處或罩個簡單防風罩(如透明塑膠袋戳洞)。減少澆水。北部較溼冷,一樣要注意排水,避免爛根。
- 換盆與更新:
- 當你發現:植株長得太大頭重腳輕、根系從盆底或盆緣大量長出來、澆水後水很快就流光(表示根太多土太少)、生長變得緩慢... 就該考慮換大一點的盆了。
- 換盆步驟類似種植,換到比原盆大 1-2號 的盆(一次別換太大),用新的培養土。換盆後澆透水,放在陰涼通風處緩苗幾天。
- 對於容易老化或長勢變差的草本香草(如九層塔、薄荷),有時直接重新扦插培育新苗比努力挽救老株更有效率也更健康。(九層塔我大概種3-4個月就會重插一批新的)
- 採收與儲存:
- 現摘現用最香! 這是種香草植物最大的樂趣和優勢。
- 短期儲存: 像花束一樣插在水杯裡放室溫下,可以保鮮幾天(薄荷、九層塔、蝦夷蔥適用)。
- 冷藏儲存: 用略溼的廚房紙巾包裹根部或整把香草,放入保鮮袋或保鮮盒,放冰箱冷藏蔬果室。
- 乾燥儲存: 將洗淨擦乾的香草倒吊綁成束,放在 通風、陰涼、避光 的地方自然風乾(千萬別曬太陽!會變黃沒香氣)。完全乾燥後(葉子一捏就碎),放入密封罐儲存。適合迷迭香、奧勒岡、鼠尾草、百里香等木本香草。草本香草(薄荷、九層塔、香菜)風乾後風味流失較多。(風乾的迷迭香放一年還是很香!)
- 冷凍儲存: 將洗淨擦乾的香草切碎,放入製冰盒,加入少許水或橄欖油,冷凍成冰塊。需要時取一塊使用。很適合香菜、九層塔、薄荷等。
問題現象 | 可能原因 | 檢查重點 | 解決方法 | 預防之道 |
---|---|---|---|---|
葉子發黃、掉落 | 澆水過多爛根 | 檢查盆土是否過濕、有無異味;根部是否發黑軟爛 | 停止澆水! 將植株移至通風處,嚴重時需換盆剪除爛根 | 嚴格遵守「乾透澆透」,使用排水極佳土壤 |
植株萎軟、下垂 | 澆水過少脫水 | 檢查盆土是否極度乾燥 | 立即充分澆透水,移至陰涼處觀察恢復情況 | 養成手指探土習慣,避免忘記澆水 |
葉片出現白色粉狀物 | 白粉病 | 葉面、葉背、嫩莖 | 剪除嚴重病葉,加強通風;噴灑稀釋小蘇打水或窄域油 | 保持環境通風,避免過度擁擠,避免葉片殘水 |
葉片出現褐色斑點/水痕,有黴 | 葉黴病/灰黴病 | 多發生在潮濕環境,葉片有水漬斑點 | 立即移除病葉病枝,加強通風,避免澆濕葉面 | 避雨,澆水澆土面,保持植株間距通風 |
嫩葉捲曲,有綠色小蟲 | 蚜蟲 | 嫩芽、花苞、葉背 | 強力水柱沖走,噴灑稀釋肥皂水或苦楝油 | 引入瓢蟲,保持植株健康 |
葉背有細小紅/黃點,葉面有黃斑 | 紅蜘蛛 | 葉背(需細看),嚴重時有細絲網 | 強力水柱沖洗葉背,增加環境濕度,噴灑苦楝油 | 避免環境過於乾燥悶熱,定期葉背沖水清潔 |
植株徒長瘦高、節間長 | 光照不足 | 觀察擺放位置日照時數 | 移至陽光更充足處(逐步適應) | 選擇符合品種日照需求的位置 |
不開花或開花少(觀花品種) | 光照不足、肥料不當 | 日照是否足夠?是否施用過多氮肥? | 確保足夠光照,開花前補充磷鉀肥(如:花寶3號稀釋) | 瞭解品種開花習性,合理施肥 |
Q&A:香草植物疑難雜症快問快答
Q:我的香草植物(特別是薄荷)放在室內窗邊,為什麼一直死掉?
A: 室內窗邊常常犯了幾個致命傷: 1. 光照不足(隔著玻璃又只有幾小時,薄荷需要更多光)。 2. 通風不良(窗戶常關著,空氣不流通)。 3. 澆水不易掌握(室內乾得慢,容易澆太多爛根)。試試看移到陽臺或光線更好、有風吹得到的地方。
Q:九層塔一直長高,下面的葉子都掉光了,怎麼辦?
A: 這是正常老化現象,也表示它需要 「摘心」 和 「強剪」 了!把頂端嫩芽摘掉(摘心),促使它長側枝。如果已經很高很醜,直接在離土面 約15公分處 剪斷(強剪),它會從剪口下方長出新芽。同時 補充點肥料,讓它有能量長新葉。記得,看到花苞馬上掐掉!
Q:聽說某些香草植物可以驅蚊,是真的嗎?種哪種有效?
A: 這個說法很流行,像是 迷迭香、薄荷、香茅、芳香萬壽菊 都被提到有驅蚊效果。但我必須說實話,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在頂樓花園的測試: 效果非常有限! 單靠種幾盆在陽臺就想完全沒蚊子,不太實際。蚊子主要還是靠環境管理(清除積水)和物理防護(紗窗、捕蚊燈)或防蚊液比較有效。這些香草植物的氣味或許能讓蚊蟲稍微不喜歡靠近(特別是你搓揉葉片釋放氣味時),但別抱持過高期望喔!把它們當成美味的香草種植才是正途。
香草植物真的為我的生活帶來好多樂趣和美味。它們不全然都好種,也會生病鬧脾氣,但每一次成功採收、聞到那新鮮誘人的香氣,或是成功救活一盆奄奄一息的小苗,那份喜悅真的很難形容。臺灣的環境雖然挑戰多,但選擇對的品種、提供對的環境、學會正確澆水,你也能擁有一座生機勃勃、香氣四溢的香草小花園。別怕失敗,多觀察,動手試試看,享受與這些綠色小精靈相處的每一個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