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冷的台北冬天傍晚,我縮著脖子鑽進裕民街,空氣裡那股熟悉的油香混著炭火味瞬間勾住我——就是這味道!住板橋二十年,這條「板橋裕民街美食」戰場我閉著眼都能走,今晚就帶你們挖出連在地社團都少討論的眞正狠角色。
目錄
老吳炭烤香腸:巷口那抹油亮焦香
特色與亮點: 純豬後腿肉手灌,炭火直烤逼出微微焦脆,咬開肉汁會燙舌!肥瘦比例絕妙,不像某些夜市香腸乾得像木屑。
推薦理由: 老闆老吳堅持用台灣溫體豬,醃料只簡單用高粱酒和糖提鮮,吃得到肉的原味。週末限量供應的「蒜味辣腸」簡直是嗜辣者的聖物。
搭配建議: 務必配隔壁攤的「古早味楊桃冰」!酸甜冰涼瞬間化解油膩,絕配到想鼓掌。
🏠 裕民街48巷口(移動攤車,下午4點開賣)
💰 香腸 $40/條,蒜味辣腸 $45/條
📌 必點:原味炭烤香腸、蒜味辣腸(週末限定)
阿嬤の油飯:蒸籠掀開的懷舊暴擊
(連我挑食的阿公都說像他小時候吃的)
特色與亮點: 糯米先用麻油、老薑爆炒香菇蝦米,再大灶蒸透。米粒油潤Q彈不黏牙,頂層鋪滿鹹香肉絲,底下還藏著半顆滷蛋——這細節太犯規!
推薦理由: 份量足到女生吃半盒就飽,冷掉也不硬。偷偷說,加一勺他們的「秘製辣椒醬」會開啟新世界。
搭配建議: 配碗「四神湯」暖胃,腸子處理得超乾淨,湯頭有淡淡當歸香。
裕民街76號騎樓(早上6:30就開,賣完收攤)
💰 油飯 $65/盒,四神湯 $50
📌 必點:招牌油飯(加辣)、四神湯
裕民街無名蘿蔔糕:鐵板上的金黃藝術
(躲在菜市場後巷,沒招牌卻天天排隊)
特色與亮點: 自磨在來米漿混入大量蘿蔔絲,煎到外層酥脆如餅乾,內裡卻軟綿到入口即化。靈魂是特調醬油膏,甜鹹中帶蒜末辛辣。
推薦理由: 現場看老闆用鐵鏟「咔啦咔啦」翻面超療癒!份量給得大方,$50一大盤夠兩人分。
搭配建議: 來杯隔壁攤的手沖「青草茶」降火,草本清香很解膩。
裕華黃昏市場後門(下午2:30開賣)
💰 蘿蔔糕 $50/大份
📌 必點:煎蘿蔔糕(醬料多加)、蛋煎版本+$10
裕民街夜市排隊時長參考表(避雷指南)
店家名稱 | 平日等待 | 週末地獄 | 偷吃步時段 |
---|---|---|---|
老吳炭烤香腸 | 10分鐘 | 30分鐘↑ | 下午4:30剛開攤 |
阿嬤の油飯 | 免排 | 15分鐘 | 避開早餐尖峰 |
無名蘿蔔糕 | 20分鐘 | 40分鐘↑ | 下雨天(人少1/3) |
陳記藥燉排骨:寒流來襲的救命湯
(中藥香濃到隔壁桌阿伯喝到咂嘴)
特色與亮點: 湯頭用當歸、川芎等十餘種藥材慢燉6小時,排骨選肉多的肋排,用筷子一撥就骨肉分離。敢吃內臟的必點「綜合湯」,豬心嫩到像豆腐。
個人吐槽: 上次湯有點鹹,跟老闆反映後他訕笑說今天鹽下手重了…(可見品質偶爾浮動)
搭配建議: 記得點碗「滷肉飯」!肥瘦參半的肉燥淋滿飯,攪拌時黏糯膠質會發光。
裕民街89號
💰 藥燉排骨 $90,綜合湯 $110,滷肉飯 $35
📌 必點:藥燉排骨+滷肉飯套餐
脆皮鮮奶甜甜圈:罪惡的現炸雲朵
(拿到手還燙到不能握,糖粉沾滿袖口也甘願)
特色與亮點: 麵團揉入鮮奶,現點現擀現炸。外殼酥脆到咬下「喀嚓」作響,內裡卻蓬鬆濕潤。原味就很好吃,但「卡士達爆漿」版本才是暗黑主角——小心燙口!
推薦理由: 冷掉也不油膩,這點贏過很多夜市甜甜圈。看到油鍋天天換新油,吃得比較安心。
DIY提示: 吃剩的帶回家,氣炸鍋180度3分鐘,立刻復活酥脆感!
裕民街與裕民路口(藍色攤車)
💰 原味$30,卡士達$40,花生$35
阿國鵝肉:白拋拋的深夜食堂
(切鵝肉的刀工俐落到像看表演)
特色與亮點: 每日現宰溫體鵝,肉質細膩無腥味。最推「煙燻鵝前胸」——薄切後透出琥珀色光澤,入口燻香縈繞。沾醬是靈魂:豆腐乳+蒜泥+鵝油,鹹香帶微甜。
個人觀點: 米血糕普通,不如專注吃鵝肉。下水湯倒是鮮美,薑絲放得豪邁。
搭配建議: 點盤「燙青菜」淋鵝油,或來碗「鵝油拌麵」——簡單卻香到靈魂出竅。
🏠 裕民街112號(下午5點開,宵夜場首選)
💰 煙燻鵝前胸 $200/份,鵝油拌麵 $50
📌 必點:煙燻前胸、下水湯
裕民街「冷門時段」美食地圖
│ 早餐控 ▶ 阿嬤油飯(6:30-9:00 免排隊) │ 下午茶 ▶ 無名蘿蔔糕(14:30剛開攤) │ 宵夜黨 ▶ 阿國鵝肉(23:00後人潮散) │ 雨天攻略 ▶ 老吳香腸(攤位有遮棚照常營業)
林家香菇肉羹:勾芡界的清流
(羹湯清澈到能看見碗底,老闆堅持不加味精)
特色與亮點: 用新鮮赤肉條裹薄魚漿,咬得到肉感。湯底用大骨與香菇熬煮,勾芡薄得像月光——完全顛覆你對「黏糊羹類」的想像。
推薦理由: 可選加「燙魷魚」或「滷鴨蛋」,我私心推鴨蛋!蛋黃吸飽羹湯超入味。
真實經歷: 某次外帶回家湯被吸乾,老闆教我加半杯熱水回沖,風味居然不減!
🏠 裕民街42巷內(綠色招牌)
💰 香菇肉羹 $60,加鴨蛋+$15
📌 必點:肉羹+鴨蛋組合
古早味粉圓冰:搖到手痠的Q彈黑金
(粉圓在鍋裡滾動的樣子像黑珍珠瀑布)
特色與亮點: 每日現煮粉圓,堅持用黑糖蜜漬3小時。咬下去外Q內軟,沒有硬芯!糖水甜度可調整,檸檬汁是隱藏版加料,酸香解膩。
推薦理由: 比起連鎖手搖飲,這杯$35的銅板價太感人。老闆娘總笑著問:「今天要甜一點嗎?」人情味比糖水更甜。
DIY提示: 買生粉圓回家煮:水滾下粉圓→小火煮25分鐘→關火燜30分→沖冷水→拌黑糖✨
🏠 裕民街與裕德路口(紅色攤車)
💰 粉圓冰 $35/杯,加檸檬汁+$5
阿輝伯臭豆腐:酥臭交織的聽覺饗宴
(還沒走近就聽到「滋滋」油炸聲!)
特色與亮點: 豆腐發酵到內部布滿細孔,高溫炸出鎧甲般酥殼。戳開灌入蒜泥醬油,配上醃得脆爽的台式泡菜——酸甜鹹辣在嘴裡大亂鬥!
個人負評: 泡菜偶爾偏鹹,建議跟老闆說「菜放少一點醬多些」。
搭配建議: 點碗「腸蚵麵線」平衡味覺,大腸滷得入味,蚵仔給得大方。
裕民街夜市中段(黃色招牌)
💰 脆皮臭豆腐 $70,腸蚵麵線 $60
📌 必點:脆皮臭豆腐(泡菜另裝)
裕民街隱藏版:深夜咖哩飯
(晚上10點才推攤車出來的神祕大叔)
特色與亮點: 日式咖哩基底卻狂加台灣味——紅蘿蔔燉到融化,馬鈴薯保留塊狀口感,還偷藏了香菇提鮮!豬排是現點現炸,厚切裹粗粒麵包粉,咬下卡滋作響。
推薦理由: 深夜餓到發慌時,這盤$120的咖哩飯加豬排簡直佛光普照。大叔說他用蘋果和蜂蜜熬醬,難怪甜味層次豐富。
裕民街85巷轉角(晚上10點後出沒)
💰 咖哩豬排飯 $120
📌 必點:咖哩飯+半熟蛋(+$15)
板橋裕民街美食 Q&A 快問快答
Q1:裕民街週末人爆炸多,該怎麼避開人潮?
> 真心勸你週五晚上絕對別去!(搖手指)要嘛週四晚上7點前衝刺,要嘛週六早上11點撿漏——很多攤剛營業還沒排起來。記得穿好走路的鞋,人擠人時端熱湯超怕燙到!
Q2:帶外國朋友來,最該推哪家代表「板橋裕民街美食」?
> 首推阿嬤の油飯+藥燉排骨!油飯展現台灣米食功力,藥燉排骨是漢方食補精華。不敢吃內臟的話,脆皮甜甜圈絕對安全牌——沒人能抗拒現炸碳水啊~
Q3:傳說中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吃法?
> 這招秘傳:去老吳炭烤香腸買條原味,再到無名蘿蔔糕攤點份蛋煎,把香腸夾進蘿蔔糕裡淋醬油膏⋯⋯(噓!這是我的自創奢華版)
穿梭在蒸氣氤氳的騎樓下,捧著燙手的碗公,耳邊是煎台的滋滋聲與老闆的吆喝——這才是板橋裕民街美食的靈魂啊!下次來別只追遊客排隊名店,鑽進巷子找找吧,說不定會遇上那位推著咖哩攤車的深夜大叔。(他總說自己賣的是「給夜貓子的救贖」,我完全同意)